忠臣杨业究竟死于何人之手?不是传说中的潘美( 三 )


【忠臣杨业究竟死于何人之手?不是传说中的潘美】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的后晋皇帝石敬瑭一直被视为“汉奸、卖国贼” 。但据北宋大家欧阳修考证,石敬瑭是沙陀族人 。沙陀族是西突厥的一支,其祖为北匈奴 。匈奴人的后裔与契丹做领土交易,“汉奸”的称谓是否准确呢?
后世学者指出,欧阳修的考证不准 。再者,石敬瑭说汉话、食汉禄,还留下“磨穿铁砚”这一励志成语 。据说,当年石敬瑭考科举屡试不中,却屡败屡试 。有人讥笑问他“何时中第?”,石敬瑭答曰:“直到我的毛笔磨穿铁砚为止!” 。因此,即便石敬瑭是沙陀族人,也是“汉化了的沙陀族人” 。他为了谋得皇权而勾结契丹出卖燕云十六州,一样是数典忘祖,一样是卖国行径!
到了宋太宗当政时期,由于北汉被灭,失去了这一战略缓冲带,宋辽两国国境接壤 。已统一中国南方的宋太宗梦想做“统一之祖”,一举收复燕云十六州 。客观而言,两次幽燕之战,都是宋太宗主动挑起来的 。第一次幽燕之战打着“统一”的旗号尚且说得过去,第二次则是趁辽景宗去世,辽圣宗年幼、萧太后女人当朝的空当期,想占个便宜,道义上似乎站不住脚 。据说,萧太后在上京点将台调遣精兵强将奔赴战场时,痛斥宋太宗谋害亲兄(太祖赵匡胤),又欺负大辽皇室“孤儿寡母”的不齿行径,激起大辽将士同仇敌忾的愤慨,誓与宋军决一死战!
后世对宋太宗的为人评价极低,他“烛影斧声”有谋害亲兄篡位之嫌;他逼死亲侄、虐待亲嫂令人心寒;说到军事水平,宋太宗志大才疏,远不及他的哥哥赵匡胤 。
宋太宗虽“不识兵”,玩弄权术却是高手 。他知道杨业洞晓边事,不计他是北汉降将,派他领兵戍守边关 。杨业屡挫辽兵创建功勋,太宗旧将不免妒火中烧、攻讦不断 。宋太宗把攻击杨业的奏章退给杨业本人以示信任,令杨业感激涕零 。
不过,宋太宗与杨业间的关系表面看起来“君臣无欺”,但这信任却是有限度的 。首先,杨业领兵基本不超过万人,军权并不高 。其次,宋太宗为杨业精心设计了一个“牵制型团队” 。他明知道潘美与杨业出自不同派系,却让潘美为主帅、杨业为副帅 。他更知道刚愎自用的监军王嫉妒杨业、不服潘美,却让他手握比潘美更重的权力,任由他对杨业指手画脚,无视此人凌驾主帅潘美之上发号施令,与潘美分庭抗礼,最终导致了杨业的阵亡悲剧 。
在这种“牵制型团队”里,杨业的合理化建议不被采纳,反而成了这一制度的牺牲品 。从这一角度重新评析杨业之死,令后人不免仰天长叹,一代名将杨业究竟是死在辽军之手,还是亡于大宋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