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员灰色收入:应酬日日不断( 二 )


换句话来说,熟人社会所遵循的运行规则,无非就是灰色生存的基本规则 。如果每个人都能踢开潜规则,给不给“好处”都一样能够得到公平公正的对待,谁又愿意无端地去增大自己的交际成本呢?
有人用各种计算公式,推算古代官员灰色收入值,却只能算出一个大概,无法得出一个精确的数字,这不仅仅是因为灰色收入的隐蔽性,更在于其来源的复杂及界定的困难 。要想将其完全量化,难度实在太大,而且这个量又是个变量,并不是定量,这个量因人而变,因时而变,因职位大小而变 。
在灰色利益的驱使之下,灰色生存在不知不觉中就转化为官员的基本生活状态 。张集馨在他的官场日记《道咸宦海见闻录》中为我们描述了这样一幅官场生态:终日送往迎来,听戏宴会;大宴会每月都有,小应酬则日日不断;每次宴会,连戏价、备赏、酒支杂支,总在二百余金 。
晚清官员们也就是在这歌舞欢宴和觥筹交错之间,把官家赋予的公权力或者个人对于权力的影响转化为私利的考量,然后他们又将这种考量渗透进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脸红耳热的交际场上,那些冷冰冰的白纸黑字条文显得非常不近人情 。
话又说回来,那些官员并不能保证其使用的制度条文就能摆平体制内的所有问题 。这时候“熟人社会”奉行的那一套准则就会悄然登场,它为权力披上了温情的面纱,赋予了曲径通幽的可能 。对于官僚集团成员来说,重要的是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和圈子圈套,而并非如何精通儒家经典,学习皇帝颁发的圣谕 。他们必须动用人情世故的立体化手段,海陆空全方位地努力,将自己维系在关系网中 。
对于一个官员来说,如果想要在权力场上站稳脚跟,就要动用这些手段 。这些手段本身并没有僭越法律,而是介于黑白之间的灰色空间 。
网络配图
而对于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老百姓来说,人情世故也是一门必修的功课 。这门功课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就是行走世道所必备的防身术,精通此术方有机会获取权力利益或者降低权力对自己的伤害 。
由此可见,灰色生存的意识已经渗透进社会各阶层的生活空间,并不单单存在于官场 。
灰色收入值几何
乾隆五十七年(1792),刚刚从前线击退廓尔喀入侵、平定西藏战乱而凯旋的福康安遇到了一件烦心事 。
在回到京城以后,福康安照例往户部递交了军费账册,以便能够早日报销军费开支,不料却遭遇户部书吏索要“部费”,也就是要赏钱 。要知道,福康安从小由乾隆皇帝带在身边长大,皇帝待他如亲生子,这时候的他更是圣眷正隆,是朝廷的大红人 。不入官品的户部书吏竟然刮钱刮到他的头上,无异于太岁头上动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