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间有着“刘罗锅”的称呼 。然而历史上的刘墉是否真是个罗锅 , 又是否曾中状元 , 并无确凿史据可考 。据一些杂文笔记记载 , 刘墉于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中进士 , 相传当年殿试前十名卷册被递到乾隆皇帝面前 , 刘墉卷本来列为第一 , 但乾隆想提拔一位平民才俊 , 刘墉由于出身相门而被降格 , 与状元失之交臂 。此后民间有传言刘墉个子很高 , 常年躬身读书写字 , 背看上去有点驼 , 因此产生了“刘罗锅”的说法 。也有史料指出 , 嘉庆皇帝曾称刘墉为“刘驼子”而成为“刘罗锅”说法的出处 。不过刘墉当时已是年届80岁的老人 , 有些驼背弯腰本在情理之中 , 并不能成为刘墉是“罗锅”的证据 。历史上的刘墉不是状元 , 也不驼背 。他的官位确实数经起落 , 不过他并没有跟和珅斗一辈子(刘墉比和珅大31岁) 。历史上的刘墉虽然也是个清官 , 但在那个复杂的历史背景下 , 他也做了一些随波逐流的事 。其处理政务的水平远不如其父刘统勋 , 也并不象人们认为的那样 , 形象多么高大 。
刘镮之(?—1821)刘统勋的孙子次子刘堪的儿子 , 刘墉之侄 , 山东诸城人(今山东省高密市柴沟镇逄戈庄) , 清朝官吏 。乾隆四十四年进士 。自检讨累迁至户部尚书 , 兼领顺天府府尹 。嘉庆二十二年 , 上自热河还京师 , 镮之入见 。上以顺天府奏事稀、捕教匪不时得诘 , 镮之不能对 , 但言方旱灾不敢急捕贼 。上又问赈灾当设粥厂几所、需米若干 , 镮之又不能对 。上降旨责其玩愒 , 命以侍郎候补 。复累迁吏部尚书 , 加太子少保 。道光元年 , 卒 , 谥号文恭 。
从康熙至嘉庆年间 , 诸城刘氏共有14人做过知县以上官员 , 多有政绩 , 赢得所治地方百姓的爱戴 , 也为刘氏家族留下很好的名声 。刘家的兴旺发达 , 与其重视文化的传承是分不开的 。刘氏家族对后人灌输“一曰德行 , 二曰学问 , 三曰功业” , 族人为官者多在浑浊的官场中保持了一股清廉公正之风 。刘统勋久居相位 , 不置田产 , 有世交之谊的朋友赠给其银两 , 也全部分给贫困乡亲 。刘墉历来俭朴 , 赴太原上任时写有“帽破衣残到太原 , 故人犹作旧时看”的诗句 。这与乾隆末年的奢华之风形成了鲜明对照 。刘镮之做到户部尚书 , 也是十分俭朴 , 其诗有“家因俸薄贫无补 , 诗为官闲格益清”之句 。重视教育、诗书传家是刘氏家族的传统 。从顺治年间刘必显考中进士开始 , 就严厉督促子弟读书 , 历代科举入仕者不断 , 家族文化得以传承 。即使到了乾嘉年间 , 刘氏受朝廷恩宠日隆 , 仍把读书放在首位 。刘镮之担任尚书后 , 还谆谆告诫后代“闻鸡起舞吾家事 , 莫误长沙射策年” 。刘氏家族中知识渊博学问精深 , 反映了家族诗学之盛 。
- 伯邑考被做成肉丸给姬昌吃历史上是真的吗
- 最迷信的皇帝被道士骗得终生不敢见自己的儿子
- 鲸的叫声被称为什么
- 装好的自来水表如果被要求户外迁移 家里装修好了自来水表要往户外迁移怎么办
- 白浅被瑶光上神劫走是哪一集
- b站的创作者被屏蔽了 b站的创作者被称为
- 揭秘:烽火戏诸侯是导致周幽王被杀的主要原因吗?
- 揭秘:刘禅被老爸选为继任者的原因是什么?
- 三国死得最令人哭笑不得的两个人一个竟被气死
- 一个已经被黑千年的北宋名将真相究竟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