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帝为何如此厌恶文人放言文臣人人可杀?( 二 )


网络配图
这些话流露出朱由检企图挽回败局的急切心理 , 不能说毫无诚意 , 但毕竟为时已晚 , 无济于事了 。清初历史学家谈迁在《国榷》中评论道:这个诏书如果在去年发出 , 远近臣民或许为之感动 , 如今形势大变 , 灾祸随时都会降临 , 离开都城一步都危险丛生 , 谁还会相信呢?三月十二日 , 农民军逼近北京郊区 , 朝野震动 。朱由检召集大臣询问对策 , 大家都束手无策 , 只说些无关痛痒的话 , 例如关闭城门、禁止出入之类 。次日 , 他再次召开御前会议 , 大家一言不发 , 他气愤之极 , 大骂兵部尚书张缙彦渎职 , 张缙彦索性掼纱帽 , 乞求罢官 。这种精神状态 , 除了坐以待毙 , 还会有什么出路呢?
三月十五日 , 农民军抵达居庸关 。监军太监杜之秩和总兵唐通 , 不战而降 , 轻易地让出捍卫北京的最后一道关隘 , 巡抚何谦与总兵马岱临阵脱逃 。三月十六日 , 朱由检仍然在宫中按部就班 , 考察候补知县三十三人 。突然 , 太监送上紧急公文 , 打开一看 , 朱由检顿时脸色骤变 , 起身入内 。这份紧急公文 , 就是京郊昌平已经陷落的塘报 。内容是:这天黎明 , 农民军攻下昌平 , 总兵李某自杀 。农民军随即进犯十二陵(明朝皇陵) , 焚烧享殿 , 砍伐松柏 。当天夜晚 , 农民军沿沙河挺进 , 直达北京外城的平则门 , 沿途火光烛天 。
网络配图
明朝大难临头了 。京城上空烟火弥漫 , 细雨中夹杂着雪花 , 在烟雾迷蒙中洒向全城 , 给王朝的末路蒙上了一层凄凉的色彩 。据许重熙《明季甲乙两年汇略》说:“时黄沙障天 , 忽而凄风苦雨 , 良久 , 冰雹雷电交至 , 人情愈加惶惑 。”你看 , 凄风苦雨、冰雹雷电 , 与炮火硝烟交织在一起 , 把紫禁城末日的凄凉 , 渲染得淋漓尽致 。在宫殿内徘徊的朱由检 , 得到太监报告 , 内城已经陷落 , 问道:大营兵在哪里?李国桢在哪里?得到的回答是:京营总督李国桢早已自顾逃命 , 大营兵也已涣散逃亡 。他们劝皇上“急走” , 事已至此 , 只有逃命了 。他们没有料到 , 皇上选择的不是“急走” , 而是以身殉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