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群虎|读虎图记|故宫藏虎:踞岩见神威,眠草仍霸气

今年是虎年 , 在十二生肖中 , 虎排行第三 , 称为寅虎 。 在古典文献里 , 虎又常被称作“啸风子”“山君”“於菟” , 集形、色、神、力于一体 , 自古以来被称为百兽之王 。 在宗教观念中 , 虎既是天上的星宿之神 , 也是天门的守护神 , 不论是佛教 , 还是道教、萨满教都把它当作超自然的神力加以崇拜 。 在美术领域里 , 不论是文人墨客还是民间艺人均塑造了许多老虎的艺术形象 。 春节期间 , 《澎湃新闻·古代艺术》特为您梳理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历代书画中的虎形象 , 并祝您寅年吉祥 。
宋 归真 《历代名绘》册《画虎》
林群虎|读虎图记|故宫藏虎:踞岩见神威,眠草仍霸气
文章图片

宋 归真 《历代名绘》册《画虎》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的签题是“元归真画虎” , 归真生平不详 , 惟五代时期有专门以画牛虎及猛鸟著名的画家“厉归真” 。 本幅的左边有“归真”款 , 看来有被涂改的痕迹 。 岩石上又有写有“李□□” , 那本幅究竟是出于“归真”或者“李”姓的画家 , 目前尚须进一步研究 。 画中原野无人 , 高松郁郁 , 绿竹迎风飘摇 , 溪畔潺潺的流水 , 一只山老虎正伏下身来吸饮流水 , 圆睁睁的双眼 , 炯炯有神;松树干上又有一只老鹰 , 凝视着老虎 , 是戒慎恐惧的提防老鹰的侵害 , 还是气概凛然地与老鹰相互称雄于大原野 。 中国习俗将“鹰、虎”并画 , 就是“虎踞鹰扬” 。 “虎踞”是形容地势雄壮险要 , “鹰扬”是指威武而大展雄才 。 这是以隐喻的方式表达立于优胜的地位且能发挥出伟大的力量 。
林群虎|读虎图记|故宫藏虎:踞岩见神威,眠草仍霸气
文章图片

宋 归真 《历代名绘》册《画虎》(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古代画家并不如今天容易地看到老虎 , 这幅画对老虎的形态 , 描绘得相当老练 , 是中国画史画老虎的佳作 。 画风的上限 , 或许早于元代 , 而可以是南宋人的作品 。
元人画虎 轴
林群虎|读虎图记|故宫藏虎:踞岩见神威,眠草仍霸气
文章图片

元人画虎 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松林石涧间 , 一巨虎黄皮黑纹 , 毛色鲜丽 , 体态威武雄壮 。 虎之双眼 , 具以金粉涂饰 , 并略染汁绿 , 显得格外神气逼人 。 其背隆起 , 宛如张弓欲发 , 隐然有即将出击之势 。 虎口微启 , 低吟而未啸 。 树梢 , 二山鹧见状 , 相与惊跃鸣叫 , 更为此猛虎出山的场景 , 平添紧张、不安的气息 。通幅描绘如真 , 渍染极得润厚的韵致 。 画无名款 , 旧签定为元人 。
林群虎|读虎图记|故宫藏虎:踞岩见神威,眠草仍霸气
文章图片

元人画虎 轴(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林群虎|读虎图记|故宫藏虎:踞岩见神威,眠草仍霸气
文章图片

元人画虎 轴(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惟据画风判断 , 与明代宫廷画风 , 颇多相近处 , 是以推断 , 本幅或出自明代良工之手 。
朱端 弘农渡虎图 轴
林群虎|读虎图记|故宫藏虎:踞岩见神威,眠草仍霸气
文章图片

朱端 弘农渡虎图 轴 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绘东汉刘昆的故事 。 传说刘昆任弘农(位于今河南)太守时 , 因政绩贤明 , 深得民众爱戴 , 猛虎都不忍再在此地为非作歹 , 驮幼虎渡河而去 。 画面中正在泅渡的老虎半隐在水里 , 渐渐远去 。 身着红衣的刘昆骑在马上观看这一情景 , 周围的随从和百姓讶异而兴奋 , 指点着禀报 。 四周枯木荒滩 , 一片野兽出没的僻野景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