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家暴小程序的年轻人( 四 )


母亲此前因为被家暴 , 已经逃离了家庭 , 只剩她处在暴力环境中 。当晚 , 父亲又再次对她施暴 , 孤立无援中 , 她求助了母亲 , 无果 , 她选择了报警 。
她唯一的希望是警察将她带到安全的地方 。但警方的态度是 , “父女之间能有多大矛盾?”
这个求助正在发生 , 受暴者 , 施暴者 , 警察 , 律师通过电话都能连接 , 李莹远程指导了接线的志愿律师应对 。
女孩青青一直在哭 , 撕心裂肺地大哭 , 志愿律师承诺会帮忙 , 让她先平静下来 , 然后青青把电话交给了警察 , 让律师和警察直接通话 。
律师和警察说 , “反家暴法明确规定未成年人被家暴 , 如果确实有伤的话 , 你要带她去看 , 如果已经有严重的人身安全危险 , 你应该带她去庇护 。”

求助家暴小程序的年轻人

文章插图
现实中 , 遭受家暴或是面临家暴威胁的未成年人不在少数 。资料图 。新京报制图师春雷
律师特别强调 , 如果忽视当下的情况 , 可能造成无可挽回的严重后果 ,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 , 孩子的母亲已经因为家暴逃离家庭 。“可见这种家暴是长期而且肯定是比较严重的 。如果这次不管 , 那么对她父亲来讲 , 就是一种变相鼓励 。”
同时 , 李莹在反家暴的群里询问当地妇联和社工的联系方式 , 各方力量行动起来 , 当地妇联和社工当晚就和女孩取得联系 , “警察也安排了女警过来 , 整个链条都动起来了 。”
下午5点求助 , 当晚11点警方向施暴者出具了告诫书 , 各方接力完成了一次家暴求助响应 。
但不是每次都能有应对方法 。
一位女大学生在外地上学 , 夜里10点多李青接到她的电话 , 称妹妹在家被父母家暴 。
父母子女之间的家暴求助 , 给团队带来挑战 。一是如何界定为家暴 , 是父母一时地震慑 , 还是长期以来的暴力行为 。“当时她给我提供的信息很有限 , 很难进行界定 。”李青分析完之后 , 这位大学生也开始困惑 , 无法判断到底属于哪一种状况 。“她说以前有过暴力但是很少 。”
律师首先承认孩子求助行为的合理性 。但接下来另一个挑战是 , 如果确认是家暴 , 那么该如何给出建议 。“不一定有特别好的办法能帮助他们 。”
邵庆梅律师也是志愿律师团队的一名 , 她曾回访过多次控诉父母家暴的求助电话 。10月底的一通求助来自一位大学老师 , 她的外甥被家暴 , “从3岁打到8岁 , 孩子已经有点抑郁了 , 这个孩子的姥爷和妈妈一起打 , 男女混合双打 , 爸爸打得也狠 , 但是不多 , 她说有视频 , 考虑让姥爷 , 妈妈承担责任 。”
邵律师分析 , 父母经常性的殴打可能构成虐待 , 可以申请剥夺监护权 , 但此时又有新的问题 , 孩子母亲的监护权剥夺了 , 谁能更好的监护?邵律师给出的建议是 , 搜集证据 , 然后报警 , 看能否有震慑作用 。因为诉讼程序本身是双刃剑 , 可能会给亲子关系带来不可逆的影响 。
而如果涉及虐待 , 那么谁来追究这个刑事责任 , 需要有人站出来代替未成年人追责 , 邵律师说“好多人都觉得是家庭内部问题 , 没有人去追 。这类问题不单单是法律咨询 , 当地的村委会 , 妇联需要形成合力 , 它是一个系统工程 。”
求助家暴小程序的年轻人

文章插图
家暴求助小程序回访统计表 , 包括处理进度 , 求助需求和留言等内容 。受访者供图
源众成立7年多来 , 李莹从不忌惮将自己的有限性开诚布公地告诉求助者 。如果符合援助标准 , 源众会尽可能提供资源 , 无论是法律支持还是救助金 , 但不意味着能一劳永逸解决问题 。
之所以提前将能力范围告知 , 也是为了避免帮不到的时候 , “对方可能失落” 。有时尽力帮忙了许久 , 但当事人选择重返暴力环境 , 那时李莹所能做的也只能是尊重对方的意愿 , “在我们的范围内尽力就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