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四兄弟与刘关张三兄弟恩怨:诸葛亮刘备关系( 四 )


不过刘备也不是老实人,尽管表面上打掉牙齿和血吞,喜怒不形于色,私下里却想着如何摆脱诸葛亮 。如第52回他就想自个儿征伐南部荆州,“遂用马良为从事,伊籍副之”,去取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四郡 。但未等他拿下一寸地盘,孔明就主动请缨“自引一军到来”,让刘备再一次陷入了盛情难却的无奈 。孔明一方面是不想失去荆州问题的话语权;另一方面是不想失去荆州降将的控制权 。他这一次的热心与他后来在刘备东征时的冷漠形成了鲜明对照 。前后虽然行为相反,目的却相同——死死摁住刘备 。
六、马谡是刘备有意送给诸葛亮的定时炸弹
仔细阅读《三国演义》就会发现刘备和诸葛亮的斗法实际非常激烈 。刘备在意识到诸葛亮甩不掉之后,便采用了无为而治、边走边看的策略 。他很清楚诸葛亮像曹操一样,要的是整个天下而不是荆州或西蜀一隅,加之自己人多势众,所以在定天下之前用不着担心诸葛亮篡权 。再者说,就算我做你的傀儡,可你毕竟还是我的臣子,终究越不过我的位次去 。果然当刘备准备作最后一搏,东征取天下时,就不想带上孔明,让他再夺功了 。(他们在东征时是互离互弃的关系 。)
刘备伐吴失败之后,便彻底灰却了夺取天下的雄心,而且也不寄望比自己弱的刘禅能有更大的作为,只要偏安西蜀就万事大吉了 。那么刘备是如何防范诸葛亮篡儿子皇位的呢?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我们伟大的刘备生前没有掰赢过诸葛亮,死后竟结结实实胜了一场 。他在临终前先是夸赞诸葛亮智识比自己强,接着提醒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再接着又试探性地授意诸葛亮可以随时取代刘禅,待诸葛亮表忠心磕破头皮之后,刘备便欣然指令儿子们称呼诸葛亮为相父 。好个扬——抑——扬,真是妙不可言!第一,你孔明是安天下的大龙,可别觊觎我成都之主哟!只要你能保证做到这一点,我就给你开出“相父”的条件 。(刘备心里想的是,按照君臣父子排序,儿皇帝也还是比相父大,交易仍然于自己有利 。)第二,我要教你永远夺不到天下,终生只能辅佐我刘家 。我们知道刘备在用人方面向来信奉感化,大度能容,从不预先下结论,但他这回却郑重其事地提请诸葛亮疏远马谡 。为什么?此乃小忍之后的大谋也!他这是用暗激将法逆向强化诸葛亮已有的选择,让他越加去重用马谡 。刘备知道诸葛亮向来藐视自己,而自己死后就更会反其道而为之!
诸葛亮果不其然就栽倒在了马谡的手里 。彼时,他之所以情绪反常,“挥泪”斩马谡,不是怀念刘备的先见之明,而是顿悟到马谡是刘备有意送给自己的一颗定时炸弹——他实在无法接受被傀儡反算的事实 。自从“失街亭”之后,诸葛亮基本上就威风不再、梦想破灭 。刘备也如愿以偿让庸碌的儿子多享了几十年的皇位和富贵 。另外,刘备临终时不仅贬斥马谡,还故意拉拢赵云、李严等人,让诸葛亮尔后不敢大用这些刘派的托孤重臣 。如此得失,诸葛亮焉能不败?
所谓暗激将法,是激将法的一种变异,是弱势利用强势对自己的不屑而伪做正面劝导,实际却是要对方更加固执于原有的错误主张 。也就是说刘备如果不特别提醒,诸葛亮还不至于那么垂青马谡 。由于该计谋一般用来对付傲慢、倔犟之人,且为暗中“杀熟”,所以比普通激将法更难让人觉察 。不过它在《三国演义》中很常见,程昱和杨修反曹时就曾用过,程昱利用曹操对自己的轻视,正面提醒他防范东吴火烧锁定的战船,本质上则是要他在自己和庞统之间倾向于庞统 。杨修也是利用曹操对自己的厌恶,故意以拙劣的方式支持曹植,实际则是希望曹操在曹植和曹丕之间确定曹丕,让曹家早败 。(曹丕是比曹操更极端的法家,他后来完全依赖于司马懿就是他善小巧无大谋的明证 。曹植是儒家,至少在哲学理念上就处于上风,更不要说才学比曹丕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