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冬 。与肥冬的着眼点及用意相同 。冬至节亲友相贺、喜气洋洋 , 故称 。
“冬至 , 谓之‘喜冬’ 。官率合属 , 前一日司仪 , 五鼓望阙拜贺 , 绅士家行拜贺礼 。民间止以面饺祀天 , 遍奉家长 。”
履长节 。这是从自然和习俗两个角度认识冬至的 , 因为“履长”之意有两种解说 。自然角度的解说谓时及冬至 , 日当南极 , 受影最短 , 律当黄钟 , 其管也最长 , 因有履长之贺 , 故称 。习俗角度的解说谓冬至一阳生 , 白昼从此渐长 , 妇女在这天献履袜给舅姑 , 以示女红开始 。“冬至为履长节 , 他处以是日祀祖先 , 惠俗不行此祀 。”
豆腐节 。这也是从习俗角度着眼而来的别称 , 只流行于个别地区 。山西《虞乡县新志》:“各村学校于是日拜献先师 。学生备豆腐来献 , 献毕群饮 , 俗呼为‘豆腐节’ 。”
亚岁 。这是与年节相比较而生的别称 。意思是冬至亚赛年节 , 和俗谚“冬至大如年”如出一辙 。魏陈思王曹植《冬至献袜颂表》有句云:“伏见旧仪 , 国家冬至 , ……亚岁迎福 , 履长纳庆 。”又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 。浙江临安》:“冬至俗名亚岁 , 人家互相庆贺 , 一似新年 。吴中最盛 , 故有‘肥冬瘦年’之说 。”
从冬至别称亚岁的习俗可知 , 探讨冬至名实 , 还该注意冬至与年节的比较 。
在民间 , 将此二者加以比较的俗谚颇多 , 这些俗谚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冬至节俗的大众心理和社会生活基础 。
冬至俗谚冬肥年瘦 。这是从社会生活的角度来比较年节和冬至 。据说此俗以江浙一带为最 , 其实北方此俗亦盛 , “前引河北《怀来县志》即称”冬至拜节 , 或以羊酒相馈遗 , 谓之‘肥冬’ 。“在我国北方的绝大部分地区 , 一般民众一年辛勤劳作 , 是很少品味酒肉的 。秋收之后 , 农事告竣 , 新谷入仓 , 乡村的糟坊(酒作坊)也就开始了一年一度的工作 , 炉火通红 , 酒漏滴香 。而在小雪、大雪之后 , 年节准备工作开始 , 宰猪杀羊 , 厨溢肉香 。冬至节在年节前 , 正是诸物丰饶之时 , 各家饮食自不待说 , 亲友贺节所携礼物也颇贵重 。而当年节之时 , 诸物已或多或少有所消耗 。就生活的肥瘦(旧时乡民谈菜肴的好坏 , 多以肥瘦、也就是肉的多少论之;推而广之 , 肉的多少或多或少也就意味着生活的好坏)而言 , 当然是冬肥年瘦了——一句俗谚 , 正道出了冬季乡土生活某一方面的状貌 。
冬至大如年 。也称冬至大似年 , 大冬大似年 。这种比较和冬肥年瘦的比较基点大体是一致的 , 因此有人说:“十一月冬至节 , 丛火 , 把家庙、福祠、灶王 , 拜父母尊长 , 设家宴 , 亲戚相贺 , 与元旦一例 。谚云大冬如大年 , 即吴中‘肥冬瘦年’之说也 。”但是 , 两句俗语的比较事项却稍有些差别 , “冬至大如年”更注重的是节日的礼俗 , 是说冬至与年节的礼俗活动相差无几 , 所谓“(冬至节)
诸凡仪文 , 加于常节 , 故有‘冬至如大年’之谣 。“
- 黄金保值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黄金保值
- 著名作家海明威经历了几次刻骨铭心的爱恋
- 汉高祖刘邦称帝前人们称他为沛公的理由是啥
- 秦始皇嬴政不停开疆拓土的背后:弥补自卑情绪
- 古代帝王谁的孩子最多竟然有人生了80个子女
- 曹操的人生悲剧儿子一堆但孙子死后却没人接班
- 三国幕后大Boss:诸葛亮与司马懿都是他的棋子
- 花青素含量高的食物
- 最好的催眠方法是什么 如何自我催眠
- 云南火把节的来历 火把节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