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三国:诸葛亮因何从一介布衣走向人生巅峰?( 三 )


庞统字士元,生年不详,年龄应与诸葛亮不差上下,他是庞德公的侄子,跟诸葛亮也有亲戚关系 。庞统小时候为人朴实,看上去并不聪明 。庞统去拜见司马徽时,司马徽正好爬到一株桑树上采桑,庞统就坐在树下,二人树上树下随意交谈,谈了一阵,司马徽觉得他很不简单,一口气竟然谈到天黑,司马徽对庞统大为惊异,说荆州士子没有人可以与庞统相比 。
向朗字巨达,襄阳郡宜城人,幼年丧父,由兄长抚养,少年时师从司马徽,跟徐庶、韩嵩关系密切 。向朗有个侄子,就是诸葛亮后来在《出师表》里提到的那个“将军向宠”,是蜀汉时期的高级将领,诸葛亮对他很信任,告诉后主自己出征在外,军营里的事无论大事小情,都可以问他 。
尹默字思忠,老家不在荆州,是益州梓潼人,当时益州学者多重今文经学,不重视章节句读的剖析,尹默于是远游荆州,师从司马徽学习古文经学,尹默通晓各种经书、史书,专精《春秋左氏传》,对前代名人关于本书的注释、见解大都能背诵讲述 。
这3位同学都早于诸葛亮开始了各自的仕途,庞统在刘表手下担任南郡功曹,相当于南郡的人事局局长,向朗被刘表任命为县长,尹默回到益州任职 。但他们后来都在诸葛亮的影响下投身蜀汉阵营,向朗当过郡太守,后来的最高职务是蜀汉的左将军;尹默长期从事文化教育工作,诸葛亮以丞相身份驻军汉中时任命他为军祭酒,相当于参谋处长;庞统在刘备阵营里成就更为突出,是刘备取益州的重要功臣,生前担任的职务与诸葛亮相同 。
【解密三国:诸葛亮因何从一介布衣走向人生巅峰?】挚友圈:囊括荆州一流人才

上面提到的蔡氏、庞氏、蒯氏、黄氏都是荆州大族,当时的荆州共有七大家族,除了他们还有马氏、杨氏和习氏,诸葛亮与他们均有来往 。
先说马氏 。襄阳一带有句民谣“马氏五常,白眉最良”,是说马家有5个俊才,他们的字里都有一个“常”字,其中眉宇间有一撮白毛的那个最优秀,此人叫马良 。马良字季常,比诸葛亮小六、七岁,和习祯一样也是宜城人,出身于大族,他与诸葛亮很早便相识,诸葛亮曾在信中称他为“尊兄” 。“尊兄”常用来称呼同辈中比自己年长者,裴松之由此推断,马良可能与诸葛亮结拜为兄弟,或者有某种亲戚关系 。马良有个弟弟叫马谡,也是“马氏五常”之一,就是后来被诸葛亮挥泪斩掉的那个 。
再说杨氏 。杨氏家族至少有两位与诸葛亮有关,一个叫杨颙,一个叫杨仪,入蜀后他们都担任过重要职务,诸葛亮当丞相时杨颙当过他的主簿,相当于办公室主任,杨仪更有才华,诸葛亮一度想把他当接班人进行培养 。
最后说习氏 。入蜀后诸葛亮手下有一个人叫习祯,曾在蜀汉任太守,虽然事迹较少,但《襄阳记》对他评价很高,认为他的才能虽然不如庞统,但却在马良之上 。习祯的先祖习郁,称臣于光武帝刘秀,被刘秀封为襄阳侯 。据《襄阳记》记载,习家住在襄阳城南至宜城之间的冠盖里一带,家里有一处很大的鱼池,是习郁效仿范蠡养鱼所筑,池边有高堤,种有竹子及长楸、芙蓉等,是名士们饮宴的佳处 。习祯的妹妹嫁给了庞统的弟弟庞林,庞统是诸葛亮二姐夫庞山民的从兄弟,论起来习祯跟诸葛亮也有点亲戚关系 。
除了以上这些人,诸葛亮的“朋友圈”里还有几位特殊朋友,分别是崔州平、石韬、孟建、徐庶 。崔州平不是荆州本地人,他是博陵郡人,博陵郡属冀州,在今河北省一带 。崔州平名不详,“州平”应该是他的字,唐代有一本史书,上面说他叫崔均,但也有人认为崔均当过西河太守,而崔州平没有仕宦的记载,崔均是的他哥哥 。崔州平的父亲非常有名,叫崔烈,当过汉朝的太尉 。石韬字广元,颖川郡人;孟建字公威,汝南郡人,他们两个人从北方人来荆州,也是为了避难 。徐庶字元直,颖川郡长社人,本名徐福,爱击剑,尚侠义,替人鸣不平,杀人后改名徐庶外逃,此后弃刀剑,寻名师,刻苦学习,成为一代名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