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风明,各地重阳节的习俗( 三 )


重阳佩茱萸的习俗在唐代很盛行,人们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称为茱萸囊,还有插在头上的 。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 。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 。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 。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 。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 。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 。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
重阳茱萸其实也和端午节的雄黄和菖蒲的作用差不多,目的在于除虫防蛀 。因为过了重阳节,就是十月小阳春,天气有一段时间回暖;而在重阳以前的一段时间内,秋雨潮湿,秋热也尚未退尽,衣物容易霉变 。这段时间又是桂花盛开之时,所以民间称之为“桂花蒸”,这时必须防虫 。茱萸有小毒,有除虫作用,制茱萸囊的风俗正是这样来的 。
但是在宋元之后,佩茱萸的习俗逐渐稀见了 。其变化的因由大概要从重阳节俗的重心的潜移中去理 。重阳在早期民众的时间生活中强调的是避邪消灾,随着人们生活状态的改善,人们不仅关注目前的现实生活,而且对未来生活给予了更多的期盼,祈求长生与延寿 。所以“延寿客”(菊花)的地位最终盖过了“避邪瓮”(茱萸) 。
登高
重阳最重要的节日活动之一,即是登高 。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 。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
早在西汉,《长安志》中就有汉代京
城九月九日时人们游玩观景之记载 。在东晋时,有著名的“龙山落帽”故事 。据《晋书》中《孟嘉传》载,九月重阳这天,晋朝大司马桓温及参军大将孟嘉等人登上龙山(今湖北江陵县西北的一座山),孟嘉观赏山景,连帽被风吹走也不知道 。桓温叫人作文笑他,他也不示弱,作文答辩,一时传为佳话 。
南朝时,梁人吴均在《续齐谐记》中记载一个神异的故事:汝南人桓景,随费长房游学,费长房要他在重阳这天让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系臂,并登高,饮菊花酒,才可免祸 。桓景照办了,才逃脱灾祸 。这个故事,生动地反映出重阳时人们的避邪除灾心理 。
当然人们登高也不单是攀登而已,还要观赏山上的红叶野花,并饮酒吃肉,享受一番,使登高与野宴结合起来,更有吸引力 。如隋时孙思邈《千金方·月令》:“重阳日,必以看酒登高远眺,为时宴之游赏,以畅秋志 。酒必采茱萸、菊以泛之,即醉而归 。”记隋代风俗,已与后世近似 。在南宋的《梦粱录》卷五载:“日月梭飞,转盼重阳 。……是日‘孟嘉登龙山落帽,渊明向东篱赏菊’,正是故事 。”南宋韩元吉《水调歌头·九日》上片:“今日我重九,莫负菊花开 。试寻高处,携手摄展上崔嵬 。放目苍崖万仞,云护晓霜成阵,知我与君来 。古寺倚修竹,飞槛绝尖埃 。”描写了重阳赏菊及登高观景的韵致 。
明清时,北京地区登高颇盛,《燕京岁时记》云:“京师谓重阳为九月九 。每届九月九日则都人提壶携楹,出都登高 。南则天宁寺、陶然亭、龙爪槐等处,北则蓟门烟树、清净化域等处,远则西山八处 。赋诗饮酒,烤肉分糕,询一时之快乐也 。”不论文人百姓,都喜欢登高后在山上野餐、烤肉食用 。有些贵戚富家则带上幕帐、烤具、车马、乐器,登高台、土坡,架起幕帐、桌椅,大吃爆烤羊肉或涮羊肉,并唱戏奏乐,听歌看舞 。如清末慈禧太后,每年重阳于北海东的桃花山登高、野餐、烤肉,并架蓝布围障,防止闲人偷看 。在玉渊潭钓鱼台等处,也集中了不少登高之客 。故宫御花园里也有登高之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