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被“文字讨好症”冒犯到了吗?( 二 )


与其将这种表达习惯定义为“文字讨好” , 不如说人们也许只是想用希望自己被对待的方式 , 去对待别人 , 在强连接之外的场合中 , 仍能保有一份哪怕是“表面”的尊重 。这也并不意味着“尊重”只能通过句尾语气词来表达 , 而是我们不必用“讨好”来解读言语间的这份换位的努力 , 进而延伸至将其视为有效沟通的障碍 , 何况言语的斟酌和真诚的意见交换本就并不冲突 。

你被“文字讨好症”冒犯到了吗?

文章插图
《爱在日落黄昏时》(Before Sunset , 2004)剧照 。
当然不可否认 , 在有“文字讨好”习惯的人群中 , 不乏有近乎“强迫症”般的斟酌用词现象 , 甚至精确到每一个短句都要反复确认是否有所修饰 。“文字讨好症”于是带来一种强烈的共鸣感 , 是的 , “被戳中了” 。
但在“被戳中”之后呢?这个诊断能够帮助使用者找回“迷失的自我”吗?也许正相反 , “文字讨好症”会生发出一种使用者向内的自责 , 一个仅仅包含五个字的“标签”其实无比沉重 。在中文表达中 , “讨好”指向了下位者对上位者的奉承 , 它内置了一种“主动”的行为动向 , 是一方有意而为 , 甚至“处心积虑”的“策略”;但事实却是 , 达到“斟酌用词”程度的发消息者常常并非主动为之 , 而是被动地适应 。当“讨好体”备受争议时 , 房间里真正的那头大象却乏人问津 , 是什么让当事人不得不用这样的表达方式?那些单个字的回复又是否曾被曲解为“不够尊重”的“冷漠体”?
“讨好体”这个事 , 
小区大爷好像也有?
你被“文字讨好症”冒犯到了吗?

文章插图
《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2000)画面 。
仔细想想 , 句尾语气词修饰并不是线上聊天的特有产物 。这样的对话几乎每天都会在线下社交中上演 。你也许曾听到过 , 小区里两个大爷迎面相遇时“亲切非常”的对话 , 一方隔着很远就挥手:“回来啦!”另一方听到后旋即微笑点头:“出去啊!”假使转换成文字表达 , 除非在句末添加修饰语 , 并且另外补充标点符号表示强调 , 否则无法仅凭文字重现两方的画外余音 。
这似乎符合“文字讨好症”的表达习惯 , 但事实是 , 人们很少会用“讨好”这个词去形容这种问候 。相较于“文字讨好症”而言 , 更为中性的解释是 , 这种表达是“线上情感补偿”的一种方式 。
稍作观察不难发现 , 小区大爷的言语交换之间并没有多少实质性的信息传递 , 但一种情感的温度不言而喻 , 而且往往点到为止 , 双方并未试图借此展开更多深入的交流 。这恰恰反映出语言除了传递意图之外 , 还承载了无意义的交际功能 , 也就是社交礼仪的源头 。虽然这种礼仪对于部分人而言十分舒服 , 对另一些人而言更多是种束缚 , 但无法否认的是 , 语言表达中确实存在传递情绪的需求 。
你被“文字讨好症”冒犯到了吗?

文章插图
《楚门的世界》(The Truman Show , 1998)剧照 。
然而 , 中介化交往与面对面交往的差异性在于 , 肉身不在场的交流会过滤掉实际对话中的诸多社交线索 。不论从媒介的反馈速度 , 还是传递信息的丰富程度来看 , 美国组织行为学者达福特(Richard L. Daft)等人都将文字聊天视为一种“贫媒体”(Poor Media) , 它更适合传递功能性的信息 。不过 , “适合”并不意味着人们在使用过程中就会受此约束 , 在实际交流中 , 人们总是试图通过不同的符号组合以还原线下语境 , 补充被消除的情感线索 。
这种尝试甚至在互联网诞生之初就已经苗头初现 。20世纪70年代 , 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科学家斯科特·法尔曼(Scott Fahlman)提出 , 可以用标点符号组合:-)来表示微笑 , 由此开启了互联网用户对键盘符号的创造性使用 。>_<表示生气 , x__x形容无奈 , →_→暗藏不屑与怀疑 , 人脸的微妙表情以这种简约的方式被附在句尾或者单独成行 , “好^_^”和“好→_→”所表达的意味不言而喻 , 而这也是后来被广泛使用的绘文字(Emoji)的前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