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雷的快捷键 扫雷标记的快捷键是什么?( 二 )


2018年相关报道:直击黎巴嫩维和官兵排雷现场
中国第16批赴黎维和多功能工兵分队扫雷连官兵 , 赴“蓝线”6-50点位执行联黎直升机停机坪附近的雷场清排任务已经有3个月 。这既是赴黎维和部队自2006年部署到黎巴嫩后 , 首次执行大面积清排雷场任务 , 也是联黎部队(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近几年最大的扫雷任务 , 清排雷场面积、清排地雷总数、任务时间都创历史新高 。
清排雷场和开辟作业通道不同 , 意味着官兵要不留死角地把这片10000多平方米内 , “沉睡”了30多年的1000多枚地雷全部销毁干净 。
近三个多月来 , 每个工作日 , 一群带着五星红旗臂章的中**人 , 身着十几斤重的防护服和防护头盔 , 在这片地雷遍布、荆棘丛生、蚁蝎横行的“死亡地带”里清除雷患 。他们是如此的小心谨慎 , 因为迈出的每一步都事关生死;他们又是如此的坚毅果敢 , 因为走过的每一个足迹都描绘安宁 。
这些地雷埋设于1980年 , 性能很不稳定 , 地雷周边的石头稍有松动或碰触到地雷 , 都有可能引发爆炸 。
作业手邓文屹标定信号源后 , 开始在地雷后方20厘米处用小铲子进行挖掘 。前进了不足10厘米宽 , 一个坚硬的大石块就挡住了去路 , 在确定石块扎地很深不能移动后 , 他只能用小铲子配合毛刷一点点从石头缝里面抠土 , 就像考古工作一样精细 。邓文屹边挖掘边用探雷器反复探测 , 越接近地雷的位置 , 他就越小心谨慎 。连续的阴雨天气 , 使得土壤的粘度变大 , 挖掘时必须让土壤或小石子自然脱落 , 无疑让这项工作更加复杂 。在扫雷小组长的帮助下 ,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努力 , 邓文屹终于让这枚埋于地下30多年的地雷重见天日 。
邓文屹说 , 在石头缝里挖地雷 , 危险系数很高 , 因为挖掘的过程中 , 要拿锹和毛刷在石头缝中抠土壤 , 这个过程很漫长 , 这个很考验作业手的耐心 。一不注意的话 , 上面的(松动)石头会落下来压到地雷 , (可能)会产生爆炸 。
这片雷场山石遍地 , 像这种埋在石头缝中的地雷 , 官兵每天都要销毁好几颗 。有一种石头雷 , 就是把地雷伪装在类似石头的外壳内 。判定有无石头雷 , 也为挖掘作业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每天挖掘时 , 遇到直径超过5厘米的石块官兵都要仔细探测 , 边挖掘边把石头收集到安全区域 。除了石头雷 , 雷场内诡计雷、遗失地雷、未爆物等各种复杂情况 , 时刻考验着官兵的心理素质和专业能力 。
【扫雷的快捷键 扫雷标记的快捷键是什么?】“我们每销毁一颗地雷 , 就会在这个位置(地雷销毁的位置)标识一根小黄桩 。”中国第16批赴黎巴嫩维和多功能工兵分队扫雷三组副组长李江介绍说 , 这是他参加第四次维和 , 以前是开辟安全通道 , 一般只穿越四条雷带 , 基本上是排十几颗地雷 。“这是首次大规模的清排雷场 , 我每天面临着都要清排地雷 , 遇到的危险很多 。比如 , 地雷(雷体分位的)、雷体移位的、引信朝上的、雷壳分开的等等 , 还有很多未知的危险 , 所以挖的地雷越多 , 感觉心里越害怕 。”
这片正面约350米、纵深约40米的雷场区域 , 埋设着近1000多枚地雷 。雷场内复杂的地形、茂密的植被、遍地的遗留金属物 , 给作业增加了很大的风险 。除此之外 , 雷场的一侧是几十米高的陡坡 , 官兵只能从巡逻路一侧为突破口开辟扫雷通道 , 但是地雷的引信就是朝着公路的方向 。尽管黎巴嫩已经进入冬季 , 寒风凛冽 , 但走出雷场的每名官兵 , 无不汗流浃背 。
中国第16批赴黎巴嫩维和多功能工兵分队副指挥长罗强介绍说 , 他们根据雷场的历史背景还有现地的作业条件 , 采取仪器探测定位和人工挖掘确认的方法 , 主要是将整个雷场进行分区划片 , 进行作业编号 。同时每个作业区块里面投入一个作业小组 , 这样既保证了每个作业小组之间绝对的安全距离 , 又保证了我们兵力和装备的最大化投入 , 确保了我们作业的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