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王基说:“如果出兵而不能打胜,不仅威风丧尽,而且还耗费财用,因此出兵必须准备充分才行 。如果不准备开通河道,聚积粮食,修建战船,即使陈兵江北,也不会形成必渡之势 。今江陵有沮水、漳水,灌溉良田数以千亩 。安陆左右,也有沃野良田 。如果水陆并以农业为主,准备充分的储备,然后率大军攻向江陵、夷陵,分别占据夏口,沿沮水、漳水运输粮食 。敌人知道我有坚锐的装备和充足的储备,能长久占据优势则依据天险顽固坚守的信念必然变得沮丧,弃暗投明的人会越来越多 。这时再联合东吴的蛮夷从其内部攻击 。大军再分部征讨,则夏口以上各据点一定可以攻下来,长江之外的州郡也都守不住了 。这样一来,吴、蜀的交通断绝,两国无法联合,东吴也就成为瓮中之鳖了 。否则的话,这时出兵未必有利 。”于是朝廷打消了出兵的念头 。
出谋划策
嘉平四年(252年),司马师执掌朝政,王基上书劝戒说:“天下很大,政事很杂,您就不能不兢兢业业,夜以继日 。如果志尚淳正,就不会滋生各种邪念;如果心地纯静,就不会感到众事嘈杂 。深思熟虑,教令就不会繁杂;重用贤能、优良之士,远近都会臣服 。因此,要使远方各族团结协同一心,全在于阁下如何行动;要使民众平定,也全在于您如何用心 。许允、傅嘏、袁侃、崔赞等都是正直之士,有端直的品质,没有流变的坏心,可以任用他们 。”司马师采纳了他的意见 。与州泰、邓艾、石苞分别主管州郡事务 。
正元元年(254年),高贵乡公曹髦登基,进封王基为常乐亭侯 。
正元二年(255年),毌丘俭、文钦起兵反对司马氏,朝廷任命王基为行监军、假节,统领许昌军队,正好与司马师的军队在许昌会合 。司马师问王基:“您看毌丘俭等会怎么样呢?”王基说:“淮南叛乱,不是当地吏民作乱,而是受到毌丘俭的威胁,怕眼前被杀,所以随大流罢了 。如果大兵压境,他们必然土崩瓦解 。毌丘俭、文钦的尸首不久就会悬在军门 。”司马师说:“说得好!”于是派王基打先锋 。很多人认为,毌丘俭、文钦勇猛无敌,很难与他们争胜 。朝廷下诏让王基停止进军 。
王基认为:“毌丘俭等军队完全可以长驱直入,但其仍不进军,说明已露出诈伪的马脚,民众之心有所疑 。我们这时候不赶紧声张威势,满足百姓的愿望,反而停军不前,修筑高垒,无异于显示我们的怯懦,这决不合用兵的道理 。如果他们抢劫民众,并把各州郡兵士家属也抓来,则我们更丧失民心 。为毌丘俭所威胁的人,觉得自己罪责深重,不敢再逃出 。这里是乌合之众聚集之地,士兵并无战斗力,却可能成为奸宄之辈得势的温床 。如果东吴军队趁机出兵,那淮南大片国土就该被敌人占据了 。此后,谯、沛、汝、豫等地就日益危险,这是最大的失策 。应快速占据南顿,南顿有大粮仓,足够军队吃上四十天的 。驻守南顿坚城,借助大粮仓供应,造成先声夺人的气势,这是平定叛贼的首要措施 。”王基反复请战,朝廷才让他占据濦水 。抵达后,王基又上书说:“兵贵神速,不能拖延 。而今外有强敌,内有叛臣,如果再不当机立断,将来后果就难以预知了 。很多人认为指挥军队应持重一些 。持重当然应该,但是停军不进就错了 。持重决不是指按兵不动呵!如果能进军,就不可战胜 。而今占据城关,壁垒森严,那边积蓄的粮食提供给敌人,而我们却要远道运粮,这是大错的呵!”
文章插图
司马师想等各路军队到齐后再发兵,还是不听王基的劝谏 。王基又说:“将军在外,君主的命令可以不接受 。敌人得城,敌人得利 。我得城,对我有利 。这才叫争城,进军南顿城!”于是挥师占据南顿 。毌丘俭等从项地发兵也想争夺南顿,走了十来里,听说王基已捷足先登,只好退回项地,当时兖州刺史邓艾屯兵乐嘉,毌丘俭派文钦率兵袭击邓艾 。王基知道他们已分散了兵力,就率兵攻项地,毌丘俭失败 。淮南二叛平定后,王基任镇南将军、都督豫州诸军事,领豫州刺史,晋封安乐乡侯 。他上疏要求分自己的封邑二百户给叔父王翁的儿子王乔,并求赐王乔关内侯,用来报答王翁的养育之恩 。朝廷特许 。
甘露二年(257年),征东大将军诸葛诞在淮南起兵反司马氏 。王基以豫州刺史身份行镇东将军,都督扬州、豫州军事 。当时大军在项地,认为淮南军精良,让王基驻军修垒 。王基反复上书请求讨伐 。
- 三国文钦是哪里人 文钦:三国时期曹魏将领,与诸葛诞有矛盾
- 许褚 三国 三国时期许褚说生擒关羽,他真的能做到吗
- 三国所有人 三国时期此人和诸葛亮齐名 他为什么没有诸葛亮出名
- 介绍三国演义中的一个人物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简介
- 曹操的五良子 三国曹操五子良将的结局如何?有哪些人得以善终
- 杜甫是三国时期的吗 杜夔:三国时期曹魏官员,擅长音律,聪明过人
- 割发代首概括 三国演义割发代首故事梗概
- 朱建平:汉末三国时期相师,精通相术,效果灵验
- 诸葛亮三国时蜀汉 诸葛亮在蜀汉的地位是什么样的 正史和演义是一样的吗
- 三国时期曹操的邺城是现在哪里 三国时期曹操的权力那么大 曹操为何死都没有称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