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到王阳明的心学思想,我们听到最多的可能就是“知行合一”,直观理解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要知更要行,要明白道理,更要实践 。而王阳明的一生可以说就是“知行合一”的典范,他既研究学问,也带兵打仗 。在“龙场悟道”之后,1509年王阳明在贵阳书院正式讲学,讲的主要内容就是“知行合一” 。在王阳明之前,宋代大儒朱熹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理学认为要寻找宇宙的“天理”或者说“真理”就必须要摒弃内心的杂念欲望,向外去探寻,也就说,必须要依靠外界的力量“格物致知”来获得天理,让自己达到圣人的境界 。
但陆王心学的思想正好相反,认为我们应该向内心求索,而且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圣人 。王阳明提出了“知行合一”,知行合一实际上就是“心即理”和“事上练”的延伸 。“心即理”的意思就是,我心中的良知就是天理,天理既然都在我心中,我唯一也必须要做的就是去用实践来验证我心中的天理,而不是去外面再寻找天理 。这和理学思想所主张的“格物致知”是相对对立的,一个是向往求理,一个是向内求理 。
【程朱理学格物致知的意思 格物致知的意思】王阳明最为著名的是他的“知行合一”,但其实王阳明的心学思想精髓是另外三个字:“致良知” 。在王阳明晚年的时候,他就只讲这三个字,“致良知”也成为了阳明心学的核心观念,而要全面了解“致良知”的思想,就要了解其“心学四决”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
第一句“无善无恶心之体” 。意思是人的初心就像是一张纯净的白纸,是没有被外界污染的白纸 。其实是没有什么善恶的道无善恶之分别,就像呱呱落地的婴孩的赤子之心 。
第二句“有善有恶意之动” 。意思是人的意念一经产生,善恶,好坏也随之而来,这也就是佛家说的起心动念 。
第三句“知善知恶是良知” 。孟子所说的良知,人看到恶的现象后,会痛恨恶行;看到善的事物就喜欢 。这是人的良知在起作用,《大学》所说的“明明德”,就是要人弘扬内心的善良光明的德性,做一个对得起自己良知,对得起别人信任的人 。
第四句“为善去恶是格物” 。就是主张人主动的去除不合理的私欲所产生的恶行,主动做善事 。儒家的格物,意为探究事物的道理纠正人的行为,“格”在此有“穷究”的意思 。
所以,王阳明认为,只要遵从我们的内心良知,人人有做圣人的潜能,只要他遵从他的良知的指示而行 。换句话说,他需要做的,是将他的良知付诸实践,或者用王守仁的术语说,就是“致良知”,其中也包括了“知行合一”的思想 。“致良知”是阳明心学的核心观念,“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指最高本体 。他认为,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 。“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万事万物 。“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过程,因而也就是“知”和“行”合一的过程,所以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 。
讲完了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其实儒家还有一种智慧叫“天人合一”,儒家“正心修身、平治天下”的学术思想,包含着一种博大精深的东方智慧 。这种智慧,就是以“天人合一”为基础的哲学思想 。天人合一,也是一种人生境界 。儒家认为,唯有认识到自己的本性,才能使心灵进入稳定、宁静、安顿的状态,正确认识事物的规律,进而参透天地玄机,获得一种与万物一体的大智慧,在这种境界中,心灵摆脱了环境及外物的束缚,活泼而自由,以不变应万变,往往表现出超乎常人的聪明才智 。这种智慧,我们也可以理解为“身心合一” 。
在《韩非子·喻老篇》中讲了一个小故事 。赵襄王爱好上了驾驭马车,但他驭术不高,便向精于驾车的王子期学习此道 。学了一段时间,赵襄王认为自己已把驾车技术全学到手了,便不想再学,要求马上与王子期进行比赛 。他以为凭自己的本领,加上百里挑一的好马,肯定能赢老师 。出乎意料的是,赵襄王开场就输了,他接连换了三次马,结果都输得很惨 。
赵襄王百思不得其解,还责怪王子期没有把驾车技术全部教给他 。王子期回答道:“对于驾车技术,我真的是毫无保留地全部教给你了,只是你还没学到驾车的心法 。驾驭马车时,最重要的就是一个‘合’字 。马与车合,人与马合,如此人、马、车的行动融合为一体,才能将整体的潜力激发到极致 。”
- 心理机可以是指啥 机可以心理学是啥
- 管理学派创始人和管理学之父 管理学派创始人和管理学之父是谁
- 应用心理学考研科目 这里对应用心理学做了详细的解说
- 湖南文理 学院 湖南文理学院党委书记级别
- 心理学是一门什么科学 心理学是一门什么学科
- 怎么管理学生 管理学生的方法
- 格物致知的致是啥意思 格物致知的意思
- 南宋陈姓名人 陈普:南宋著名教育家、理学家,宋亡后隐居于石堂山
- 行为主义心理学以什么为研究内容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
- 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创始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