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赤霉病是怎么发生的?( 四 )


小麦全蚀病也可随水流传播,多雨、高温、地势低洼,麦田发病重 。早播、冬春低温、成熟期受干热风侵害以及土质疏松、瘠薄、碱性、有机质少,缺磷、缺氮的麦田发病均重 。
小麦全蚀病有明显的自然衰退现象,特别是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地区,可见有病害上升期、高峰期、下降期和控制期等明显的不同阶段,只要病害到达高峰后,继续实行小麦、玉米种植制度,病害就会出现下降现象,一般经1~2年后病害就自然得到控制 。至于出现自然衰退现象的原因可能与土壤中拮抗微生物群逐年得到发展有关 。

小麦赤霉病是怎么发生的?

文章插图
(2)防治方法 选用耐病品种;与棉花、黄烟、薯类、花生、甜菜、豌豆、胡麻、绿肥、大蒜、油菜等非寄主作物轮作;增施磷肥,促进拮抗微生物的发育,减轻危害;深翻倒土,增施肥料,减少土壤表层菌源量;返青拔节期应适时中耕,及时灌水 。
用20%三唑酮乳油50毫升或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75克,兑水2~3千克喷拌麦种50千克,可以兼治根腐病、纹枯病和黑穗病 。在小麦拔节期间,每亩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200克,或20%三唑酮乳油100~150毫升,兑水50~60千克喷浇麦田,防效可达60%左右 。加入600~800倍粮食专用型“天达2116”可明显提高防治效果 。最佳配方是96%的天达恶霉灵(5克)600倍液+“天达2116”粮食专用一袋(25克)600倍液,兑水15千克喷施 。
8.小麦黄矮病 小麦黄矮病是一种主要由蚜虫传播的病毒性病害,个别年份危害相当严重 。
(1)症状 苗期感病时,叶片失绿变黄,植株严重矮化 。病重的叶片往往不能越冬,或越冬后不能拔节抽穗 。感病较晚的植株矮化不明显,上部幼嫩叶片从叶尖开始发黄,逐渐向下扩展,发黄的叶片呈亮黄色,鲜艳有光泽,叶脉间有黄色条纹 。穗期感病的植株仅旗叶发黄 。有的品种感病后叶片变紫色 。
(2)防治方法①选用抗病或耐病品种 。
②清除田间及其附近的杂草 。
③加强水、肥等栽培管理,叶面喷施“天达2116”和天达裕丰,增强植株抗病力 。
④治蚜(虫)防病(参照麦蚜的防治) 。
小麦赤霉病有什么症状?小麦在什么时期得这病
小麦赤霉病,又称麦穗枯、烂麦头、红麦头 。主要引起苗枯、穗腐、茎基腐、秆腐和穗腐,从幼苗到抽穗都可受害 。其中影响最严重是穗腐 。1.苗腐 由种子带菌或土壤中病残体侵染所致 。先是芽变褐,然后根冠随之腐烂,轻者病苗黄瘦,重者死亡,枯死苗湿度大时产生粉红色霉状物(病菌分生孢子和子座) 。2.穗腐 小麦扬花时,衩在小穗和颖片上产生水浸状浅褐色斑,渐扩大至整个小穗,小穗枯黄 。湿度大时,病斑处产生粉红色胶状霉层 。后期其上产生密集的蓝黑色小颗粒(病菌子囊壳) 。用手触摸,有突起感觉,不能抹去,籽粒干瘪并伴有白色至粉红色霉 。小穗发病后扩展至穗轴,病部枯褐,使被害部以上小穗,形成枯白穗 。3.茎基腐 自幼苗出土至成熟均可发生,麦株基部组织受害后变褐腐烂,致全株枯死 。秆腐多发生在穗下第一、二节,初在叶鞘上出现水渍状褪绿斑,后扩展为淡褐色至红褐色不规则形斑或向茎内扩展 。
小麦赤霉病,扬花期染病,灌浆期见病,一旦发生,很难防治 。防治该病,预防为主,要掌握两点,一是时间上,二是药剂 。在小麦抽穗后扬花5-10%进行喷药预防,这几年提倡见花就打的防治措施 。选用氰烯菌酯、氰烯.己唑醇、 戊唑.多菌灵、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甲基硫菌灵、咪鲜.多菌灵、多.铜喷雾防治,间隔5-7天“齐穗期”再防治一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