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病毒病是经过什么传染又在什么条件下发生的?( 二 )


皱缩型病毒病:新叶沿叶脉出现浓绿色隆起皱纹,叶形变小,出现蕨叶、裂片;有时沿叶脉出现坏死 。果面产生斑驳,或凹凸不平的瘤状物,果实变形,严重病株引起枯死 。
绿斑型病毒病:新叶产生黄色小斑点,以后变淡黄色斑纹,绿色部分呈隆起瘤状 。果实上生浓绿斑和隆起瘤状物,多为畸形瓜 。
黄化型病毒病:中、上部叶片在叶脉间出现褪绿色小斑点,后发展成淡黄色,或全叶变鲜黄色,叶片硬化,向背面卷曲,叶脉仍保持绿色 。
二、发病规律:
黄瓜病毒病主要由黄瓜花叶病毒(cmv)、烟草花叶病毒(tmv)和南瓜花叶病毒侵染所致 。病毒随多年生宿根植株和随病株残余组织遗留在田间越冬;也可由种子带毒越冬 。病毒主要通过通过种子、汁液摩擦、传毒媒介昆虫及田间农事操作传播至寄主植物上,进行多次再侵染 。病毒喜高温干旱的环境,最适发病环境温度为20~25℃,相对湿度80%左右;最适病症表现期为成株结果期 。发病潜育期15~25天 。浙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病毒病的盛发期在4~6月和9~11月 。年度间高温少雨,蚜虫、温室白粉虱、蓟马等传毒媒介昆虫大发生的年份发病重 。防治媒介害虫不及时、肥水不足、田间管理粗放的田块发病重 。
三、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品种 。
(2)在无病区或无病植株上留种 。播种前用55℃温汤浸种40分钟;或把种子在70℃恒温下处理72小时 。
(3)施足有机肥,增施磷、钾肥 。适当多浇水,增加田间湿度;及时防治蚜虫;及时清洁田园 。
(4)育苗时用遮阳网降温、遮光,远离带病作物 。
(5)及时防治传毒媒介昆虫:在蚜虫、粉虱、蓟马发生初期,及时用药防治,防止传播病毒 。
(6)移栽后立即用奥力克青枯立克(土净)喷雾和灌根,促苗防病 。
(7)治疗方案:
方案一:黄瓜病毒病专用40g,兑水15公斤,连用2天,7天1疗程,连用2—3个疗程,病情得到控制后,改用预防袱粻递救郛嚼店楔锭盲方案 。
方案二:黄瓜病毒病专用40g+翠杰20g,兑水15公斤,连用2天,7天1疗程,连用2—3个疗程,病情得到控制后,改用预防方案 。
备注:为增强其渗透能力,可添加适量有机硅或纯牛奶等 。
黄瓜病毒病用什么药
此病是由黄瓜花叶病毒引起的,故称黄瓜病毒病 。
黄瓜病毒病怎么防治
(1)危害症状 。病毒发生后,在黄瓜病苗上表现为皱缩型 。病株幼叶初为浓淡绿色不均匀的斑驳,进而发展呈深绿色相间的花叶 。病叶皱缩变小,且有增厚和下卷趋向 。节间变短粗,植株变矮,也有茎株细长,全棚瓜秧不整齐 。发病后期下部叶片逐渐黄化枯死 。轻病株一般正常结瓜,但果面多产生褪绿斑驳 。重病株结畸形瓜或不结瓜 。发病严重时,全棚皆无正常植株 。(2)防治技术 。农业防治为主 。可使用10%宁南霉素可溶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间隔期为5天;或2%氨基寡糖素水剂300~450倍液喷雾,间隔期为7~10天;或5%菌毒清水剂250~300倍液喷雾,间隔期为7天;或3%三氮唑核苷水剂900~1200倍液喷雾,间隔期为7~15天 。

黄瓜病毒病是经过什么传染又在什么条件下发生的?

文章插图
黄瓜黄叶病的防治方法?
黄瓜在生长期间,如果营养不良,管理不当,或遇不良的气候和某些病害的浸染,往往造成叶片变黄,影响黄瓜的生长,甚至绝收 。黄瓜叶片变黄按原因分主要有三类:1 、缺素型黄叶:缺素型黄叶分为中、下部老叶先黄和中、上部嫩叶先黄两种情况 。中下部老叶先黄,所缺元素多为植株体内易被再利用的元素,如氮、钾、镁、锌等 。(1 )整个植株生长受抵制,较老叶片整叶先缺绿,为缺氮 。防治对策是叶面喷施0.5%~1%尿素溶液2 ~ 3 次 。(2 )整个植株生长无明显抵制脉失绿变黄,叶脉间失绿变黄,叶缘为绿色,或残留有绿色斑点,不卷曲,为缺镁 。防治对策是叶面喷施1%~2%硫酸镁溶液 。(3 )植株生长无明显抑制,叶缘失绿以至坏死,有时叶片上也有失绿至坏死斑点,为缺钾 。防治对策是叶面喷施0.3%~0.5%磷酸二氢钾溶液2 ~3 次 。(4 )植株生长无明显抵制,整个叶片有失绿至坏死斑点或条纹,为缺锌 。防治对策是叶面喷施0.2%硫酸锌溶液 。中、上部嫩叶先黄,所缺元素多为植株体内不容易被再利用的元素,如钙、硫、铁等 。(1 )生长点枯死,叶片失绿、皱缩至坏死;根系发育不良,很少结瓜,为缺钙 。防治对策叶面喷施0.3%氯化钙溶液,每周2 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