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晚清时期革命党人讲文明不杀满人不释囚犯( 二 )


革命党人每光复一地,对于当地的秩序都是相当在意的 。除了会党当家的少数地方,比如陕西、湖南,还有浙江山大王王金发当家的绍兴,进城之后打开监狱释放囚犯之外,其他地方,多半是照旧关押,凡是碰到越狱的囚犯,一律格杀 。有的地方,还特意把一些骚动的囚犯提出来,在大会上公开枪决 。革命后,为了防止有人趁乱抢劫,革命军和当地商团都会上街弹压,凡是碰到抢劫或者不轨的人,无论罪过大小,一律枪毙 。为了保证秩序,革命党人几乎都尊重原来的地方自治,尊重商会自治,尊重乡绅的权力结构 。对于乡绅要求镇压骚乱乡民的请求,一律答应,绝对不许农民趁机起来推翻乡绅的统治 。总之,革命破坏越少越好,一屋不烧,一人不杀,是最佳的状态 。尤其是在有大量外国人存在的通商口岸,革命党人特别在意自己的形象 。
辛亥革命是一场中国内部的革命,但也是在中国被拖入西方世界体系之后发生的革命 。这个世界的存在,对于看起来似乎是内部的革命,有着极大的制约 。革命党人也知道,西方国家在以它们的文明尺度,衡量着这场革命 。如果他们能讨西方人的欢心,革命就不会遭遇列强的干预 。显然,他们的目的达到了,在中国的西方人和西方报纸,大多表示了对革命的理解和同情,反而对清军倒是比较苛刻,稍有不慎,就遭致严厉的谴责 。起义发生不久,外国使节就把叛乱的革命党人视为对等的交战一方 。这在当时的“合法”政府看来,显然是一种不合国际惯例的抛弃和背叛 。后来的北洋军和革命军的交战中,只有北洋军屡屡遭到租界的洋人的干预,不让他们在这里架炮,不让他们在那里进攻,但革命军方面,却有诸多的优惠 。
当然,革命的目的,原本就是学习西方,采用西方的制度 。自然,西方的文明尺度,势必要被革命党人看重,从这个意义上,革命党人也会尽量地文明和遵守秩序 。此前为了发动革命而策动的会党,也正是在这个尺度面前,破坏了革命党的形象,导致大多数立宪党人和乡绅,转而支持袁世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