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盼盼白居易燕子楼事件关盼盼和白居易( 二 )


满窗明月满帘霜,被冷灯残拂卧床;,
燕子楼中寒月夜,秋来只为一人长 。
其二:
钿带罗衫色似烟,几回欲起即潸然;
自从不舞霓裳曲,叠在空箱一十年 。
其三:
今春有客洛阳回,曾到尚书坟上来;
见说白杨堪作柱,争教红粉不成灰 。
白居易设想徐州西郊的燕子楼上,秋来西风送寒,月明如水,更显得凄冷与孤寂 。独居楼上的关盼盼想必受尽了相思的煎熬 。张愔离去后,她脂粉不施,琴瑟不调,往日的舞衣也叠放箱中,根本再也没有机会穿戴上身了 。忽然笔锋一转,说到张愔(尚书)墓上白杨已可作柱,而生前宠爱的红粉佳人还孤孤单单地独守空帏,倘若真的情真义挚,为何不甘愿化作灰尘,追随夫君到九泉之下呢?白居易对关盼盼原本是一片同情之心,这时为何又要劝她以死殉情呢?这并不是他有心要伤害关盼盼,只因为按当时人们的道德标准来看,能以死殉夫,实是女人的一种崇高无上的美德 。白居易认为,既然关盼盼能为张愔独守空房,为什么不再往前一步,从而留下贞节烈妇的好名声,成为千古美谈?在诗人的心目中,坚信节操和美名比生命更重要,他以为劝关盼盼殉情,并不是逼她走上绝路,而是为她指明一条阳光大道 。为了更明朗地表达他的意念,他又十分露骨地补上一首七言绝句:
网络配图
黄金不惜买娥眉,拣得如花四五枚;
歌舞教成心力尽,一朝身去不相随 。
张仲素回到徐州,把白居易为关盼盼所写的四首诗带给了她 。关盼盼接到诗笺,先是有一丝欣慰,认为能得到大诗人的关注及柔笔题诗,是一种难得的殊荣 。待她展开细细品读,领会出诗人的心意所在,不禁感到强烈的震撼,心想诗中寓意也太过于逼人,用语尖刻,实欠公平 。我为张愔守节十年,他不对我施以关怀和同情,反而以诗劝我去死,为何这般残酷?因而她泪流满面地对张仲素道:“自从张公离世,妾并非没想到一死随之,又恐若干年之后,人们议论我夫重色,竟让爱妾殉身,岂不玷污了我夫的清名,因而为妾含恨偷生至今!” 说罢,她不可遏制地放声大哭,哭自己的苦命,也哭世道的不平 。张仲素见状,心中也感酸楚,在一旁陪着她暗暗落泪 。哭了不知多长时间,渐渐地,关盼盼似乎已从愤激的心情中理出了头绪,于是强忍着悲痛,在泪眼模糊中,依白居易诗韵奉和七言绝句一首:
自守空楼敛恨眉,形同春后牡丹枝;
舍人不会人深意,讶道泉台不相随 。
关盼盼的诗中有自白、有幽怨、更有愤怒 。诗中所言的“形同春后牡丹枝”,是承袭当年欢宴时白居易夸赞她“醉娇胜不得,风袅牡丹花”之句而来,那时花开正艳,如今却如同春残花将谢;“舍人不会人深意”是痛惜白居易不能了解她真正的心态,在她花开时捧赞她,当她即将凋落时,竟还雪上加霜 。事到如今,她本早已了无生趣,既然有人逼她一死全节,她也别无选择了 。
张仲素离开燕子楼以后,关盼盼就开始绝食,随身的老仆含泪苦苦相劝,徐州一带知情的文人也纷纷以诗劝解,终不能挽回关盼盼已定的决心 。十天之后,这位如花似玉、能歌善舞的一代丽人,终于香消玉殒于燕子楼上 。弥留之际,她勉强支撑着虚弱的身体,提笔写下:
儿童不识冲天物,漫把青泥汗雪毫 。
网络配图
这句话是针对白居易而言的 。凄苦独居了十年的关盼盼,对于生死其实已经看得很淡,以死全节对她来说,其实并不是一件伤心之事;但她恨只恨自己的一片痴心,却不被白居易理解,以为自己不愿为张愔付出生命,反而拿一个局外人的身份逼自己走向绝路 。在关盼盼眼中,鼎鼎大名的白居易这时已成了一个幼稚的儿童,那里能识得她冰清玉洁的贞情呢!她以自己高贵的死,回敬了大诗人白居易 。白居易听闻死讯也大为后悔 。若干年后,他归隐洛阳香山,心知时日不多,就遣散了侍姬樊素与小蛮,不想她们重蹈关盼盼的悲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