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令人闻之色变的"蛊"究竟是什么东西( 二 )


网络配图
永州古称零陵,位于今湖南西南部潇水和湘江汇合处(今永州市区) 。古时这里丘陵遍布,气候湿润,物种繁多,特别适合蛇类生长 。据记载,永州地区的毒蛇有十余种,蝮蛇、五步蛇、银环蛇等毒蛇都符合“黑质而白章”的特征 。柳宗元写《捕蛇者说》是在公元九世纪初,当时大唐王朝已经衰落,华夏陷入一个半世纪的内乱之中 。北宋初年,永州属于“十国”之中楚国(南楚,以湖南为中心)的辖区 。南楚政权存在六十多年,公元930年楚王马殷死后,他的儿子们围绕王权开展争夺 。此后33年间,政权更迭九度易主 。为了战争需要,当权者横征暴敛,苛政猛于虎,民不聊生 。
乾德元年(963年)三月,宋军大兵压境,楚国投降纳入大宋版图 。当时湖南有十四州总计六十六县,但户口仅有97286户 。永州自古就属于蛮荒之地,经济很不发达,当时人口至多一两万户 。乾德二年(964年)迁徙畜蛊者,永州境内的从业者竟然有326户,可见养蛇业在永州已形成相当规模 。这些“捕蛇者”的后裔们好容易迎来太平盛世,却又被新的当权者赶入深山老林 。这正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