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新闻稿的泄露为何导致明王朝覆灭?( 三 )


杨嗣昌本是坚定的主和派,他曾连续上疏阐述议和主张,坦率表明自己的“体国”之心 。尽管他的议论剀切透辟,文情深挚感人,但却不敢也不能公开 。当主战派攻击他“主抚”是订城下之盟,大唱出战高调时,他竟不敢针锋相对地予以驳斥,反而违心地加以否认,说“从无抚说,毋以长安蜚语陷人”,表现得十分软弱 。在这种“议和即误国”的叫嚷声中,出现了“一日不战”便“流言四起”的局面,主和派一直处于被动、受误解、受谴责、遭围攻的境地 。
明朝的政治家们在议和问题上大都缺乏冷静的思考,而存在不切实际的想法 。他们始终放不下天朝大国那种凌驾于一切之上的架子,以为议和便是向对方乞和 。
死要面子的崇祯皇帝
崇祯帝在议和问题上表现得更为恶劣 。
兵部尚书陈新甲于崇祯十五年与清的议和,完全是在崇祯帝的直接指挥下进行的,这是因为明王朝已被打得没有还手之力,“以和议委新甲,手诏往返者数十,皆戒以勿泄” 。但议和之事泄露后,明廷群臣激愤,以“堂堂天朝,何至讲款”交相攻击陈新甲,甚至将清兵入关杀掠,地主、官僚、兵丁狼狈逃亡、百姓流离失所,一股脑儿地算在陈新甲的账上 。此时的崇祯帝,却马上换了一副面孔,“降严旨,切责新甲,令自陈” 。最后又以陈“戮辱我宗藩”的罪名将其诛杀 。崇祯帝采取这种杀替罪羊的办法,虽然保全了自己的面子,却又一次关上了本是由他授意打开的明清议和的大门 。
而原本这扇大门另一边的皇太极,对议和还是抱有诚意的,他甚至已经初步划定了两国的边境线,只等明朝的皇帝点头,就可鸣金收兵,各安其政了 。而边境一安,无后顾之忧的明廷则可以腾出大量镇守辽东的精锐兵力来对付农民起义 。取出了辽饷,财政方面也可以在沉重的负担下略缓一口气,至少败亡时间可以后延几年,甚至可以力挽狂澜,转危为安,因为明朝在江南的统治势力一直很强 。
然而这时的崇祯帝似乎还没有意识到,他将为自己的出尔反尔和丧失议和时机而付出沉重的代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