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是什么意思?( 二 )


文中说一个人要成就大事,一定要经历许多艰难困苦的磨炼,只有经历艰难困苦,经风雨,见世面,才能锻炼意志,增长才干,担当大任 。安逸享乐,在温室里成长,则不能养成克服困难,摆脱逆境的能首缓力,会在困难面前束手无策,遇挫折、逆境则消沉绝望,往往导致灭亡 。所以他得出结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
文章一开头并没有正面提出任何观点,而是一口气列举了虞舜、傅说、胶鬲、管仲、孙裤芹团叔敖、百里奚等六位古代圣贤从贫贱中发迹的例子 。这六个人的共同特点是他们在担当“大任”之前,都曾饱经忧患,经历过坎坷艰难的人生历程 。正因为付出了非同寻常的代价,这些圣贤才能“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成就一番宏大的事业 。所以这后面的结论又倒过来说明了这六位圣贤成功的原因 。“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为使动句 。动心,使心惊动 。忍性,《孟子正义》释为使本性(性格、性情)符合仁的要求 。忍,能也;能,任也,故忍性为任性 。孟子主张性善,仁义礼智生于心,即本于性 。任其性,即以仁为己任也 。“曾益其所不能”,使他们增加了做本来不能做的事的能力 。命运的挫折,身心的磨难,不但没有使他们屈服,反而磨砺他们的人格,增长他们的才干,使他们变得更加成熟,最终成为历史上的杰出人物 。由此推论,上天如果要把重大的使命放到一个人的肩上,就一定要先磨练他的意志,锻炼他的筋骨,还要让他经受缺吃少穿、穷困潦倒之苦,这样,才能使他适应各种艰苦的生活,为将来的建功立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
接着,孟子进一步指出:“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这写的是生于忧患 。这是一个并列复句,每个分句前半写“忧”,后半写“生” 。人在客观世界中,不能无过,有过能改,就求得了“生” 。能改是一种境界,这种境界是指人的主观世界在客观世界中取得了相对的自由 。能改,不仅指人在道德品质上符合了仁义礼智信的要求,还指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水平、创造能力得到了提高与发挥 。一个“能”是人的愿望、决心与主观能动性的体现 。人的一生常常会因为主观愿望与客观世界的巨大矛盾,主观学识品行才能与客观处境的矛盾而忧心忡忡,内心充满苦恼压抑与困惑,思虑阻塞不畅 。但是人也正是忧患困境中磨练了意志、提高了认识、超越了自我奋发而有所作为 。人是有感情的动物,客观世界常常引起人们喜怒哀乐好恶忧惧等感情,他们被这些感情所困扰 。表露在脸色上与语言中,然后得到别人的同情与理解 。入就在这种与忧患的斗争中,找到了“生”的方式与途径,获得了“生”的意义与价值.,取得了“生”的信心与自由,这就是生于忧患的含义 。“苦其心志”等主要是说物质上的忧患,这一层主要讲的是精神上的忧患 。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写的是死于安乐 。如果在内没有能干的大臣时时注意修明法度,没有敢于直谏的贤士处处提醒国君;在外又没有足以与自己的国家抗衡、对自己的国家构成威胁的敌国,那么在这种宽松平和的国度里,国君便可以整日耽于安乐(他既不需文韬,又不需武略;既不需文治又不需武功),而安乐的结果也往往就是国家的灭亡,这就是“死于安乐”的含义 。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是什么意思?】忧患可以使人发奋,安乐可以松懈斗志;逆境中求生,顺境中灭亡,这就是人生的辩证法,这就是生活的哲理 。这也是孟子作为孔子之后又一个儒学大师所提出的体现儒家奋发有为、积极用世思想的著名论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