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温北伐失败原因:不想收复失地只为捞取政治资本( 三 )


王猛和薛珍都认为桓温应该渡灞水直逼长安,王猛更以为桓温不急攻长安是另有用意 。至于用意何在,后人多以为桓温北伐的目的只是向朝廷示威,作为夺取政权的资本,而并没有灭秦的决心 。这也许是正确的,但并非没有其他解释的余地 。桓温如能一举灭秦,他的政治资本岂不更足?笔者认为,桓温是很想一举灭秦,以树立更大威望的,可是他对于初次见面的王猛,不可能直陈胸襟 。他不是说了“十万大军”吗?他不好对王猛说只有不满四万人 。从他向王猛提的问题看,他除有以关中新麦补充军粮的愿望,还估计过将来关中会出现豪杰群起响应的局面(这并不是空想,是可能的 。晋升平元年[357年],前秦内乱时,秦将张平以降晋为名,企图割据,据有今山西境内的好几个郡,有三百多个壁垒,各族人等十多万户,可为例证) 。现在两个愿望都落了空,而直逼长安,难道会一攻必克?如攻而不克的话,要想撤走也就难了 。兵力不足应是桓温最大的难处 。我们看东晋这段历史,最可惋惜的是统治者内部不团结 。殷浩以七万人北伐而溃于山桑,桓温以四万人伐秦而对长安可望不可即,如殷、桓合作,十万大军是否就能北定中原呢?历史上的许多憾事,根源多是内部不团结,这是值得世世代代记取的 。
桓温没有灭秦的实力,然而在黄河以南还是能有些作为的 。当时冉魏的旧将周成占了洛阳,姚襄北归占了许昌,又北上与周成争洛阳,情况非常混乱 。永和十二年(356年),桓温向朝廷提出一个表面上光明正大的请求:“移都洛阳,修复园陵 。”朝廷便命他去讨伐姚襄 。这个任务,他轻松地完成了 。这年八月,他从江陵北上到洛阳城南的伊水,一战击败姚襄 。姚襄西走后,周成又投降,桓温便进了洛阳,谒西晋诸帝陵,对有毁坏的即令人修复,还留兵戍守,然后班师还江陵 。
这是桓温为晋朝立的大功劳 。在以后几年间,桓温与朝廷也相安无事 。然而,朝廷在与前燕发生冲突中的表现,却又挑起了桓温轻视朝廷的心理 。
后赵亡后,鲜卑段部的后人段龛据广固(今山东青州西北)称齐王 。晋永和十一年(355年),前燕慕容恪进攻广固 。段据向晋求救 。晋徐州刺史荀羡救燕,他虽不敢进军广固,然晋燕之间,在今山东、河南与苏皖北部的冲突,自此连绵不断 。永和十二年,广固在困守十个月后投降 。以后晋、燕冲突,晋一直处于劣势 。
升平三年(359年),晋使豫州刺史谢万、徐兖二州刺史郗昙攻燕 。谢万是后来成为东晋名相谢安的兄弟,也是个大有名气的名士 。王羲之得知了这道任命,就写信劝他“与士卒之下者同甘苦” 。谢安也对他说:“你做元帅,必须经常接待众将,使他们心悦诚服 。”谢万做不到与士卒同甘苦,便听兄长的话,召集众将会议,他找不出话来,便把手中的铁如意指着大家说:“诸将皆是劲卒 。”那时候阶级区别森严,把将校叫作兵卒是有侮辱性的,众将听了,对他十分怨恨 。谢安知道这位老弟不可救药,怕他送掉性命,就特地赶到他统率的军中,与各级军官联络感情,连最下级的军官也不例外 。后来谢万兵败逃回时,部下看了谢安的面子,才没有杀害他 。朝廷用这等人做元帅,实在是天大的笑话 。郗昙是郗鉴(见第十五、十六篇)的儿子,也是个文士 。
【桓温北伐失败原因:不想收复失地只为捞取政治资本】这次出兵的出发点,谢万是在下蔡(今安徽凤台),郗昙是在高平(今山东邹城西南) 。谢万由涡水、颖水之间进军,去救洛阳 。不料郗昙生病,退屯彭城(今徐州),谢万得报,以为是打了败仗,连忙退兵,结果军心慌乱,就此大溃而散 。他逃还之后,被废为庶人 。于是许昌、颖川、瞧(今安徽毫州)、沛(今安徽濉溪西北)等城都被燕军占领,洛阳孤立,陷入极危险的处境 。这时若不是燕主慕容儶病重,到下年(360年)正月病死,加以嗣君慕容玮年幼,内部政争剧烈,燕军势必大举攻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