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关羽之死背后隐藏着怎样不为人知的秘密?( 三 )


建安二十四年七月 , 盛夏到来 , 空气中流动着一种动荡不安的气息 。荆州 , 即将成为全国的风暴中心 。
“天下有变 , 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 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 , 则霸业可成 , 汉室可兴矣 。”《隆中对》里描述的美好霸业 , 一直强有力地诱惑着刘备 。被《隆中对》操控的刘备 , 让费诗授予关羽节钺 , 言外之意就是给关羽下达进军襄樊的命令 。于是 , 关羽使南郡太守糜芳守江陵 , 将军傅士仁守公安 , 自率主力北上樊城 。
很显然 , 关羽是那个“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的“上将” , 但是刘备却没有同时“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刘备正在益州做一些稳定工作 。59岁的刘备 , 迫切想为儿子留下一份稳定的基业 , 因此稳定益州 , 成了他目前最重要的事 。就这样 , “命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与“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 这《隆中对》中两翼起飞的战略 , 在刘备的爱子心切中打了个对折 。
樊城内洪水泛滥 , 房屋纷纷倒塌 , 镇守樊城的曹仁犹豫是不是该弃城而去 。这时 , 只要关羽稍微再努把力 , 就能攻克樊城 。可是 , 曹仁最终还是立下了坚守的决心 , 竭尽全力的关羽一时间竟再也拿不出压死樊城这匹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
网络配图
这时 , 只要刘备稍加援手 , 樊城便旦夕可破 , 可是 , 刘备居然没有派一兵一卒 。史书没有记载刘备这样做的原因 。有人说刘备无兵可派 , 这是不对的 。最起码 , 刘备可以让上庸三郡的孟达或者刘封顺汉水而下 , 直逼襄樊 。有人说刘备是要借此灭掉关羽 , 还有人说诸葛亮反对出兵 , 要压制关羽 。这些也都是不靠谱的说法 。姑且不论刘备和诸葛亮对关羽是什么态度 , 单从行为的效益角度讲 , 刘备和诸葛亮就不会这么做 。道理很简单 , 关羽失败 , 荆州失去 , 对蜀汉是有害无益的 , 这不是刘备和诸葛亮希望看到的局面 。事实上 , 刘备和诸葛亮根本就没打算攻克樊城 , 当然就不会派遣援兵 。甚至关羽本人也未集中精力于襄樊 , 因为在攻打襄樊的同时 , 关羽还将战线拉长到许都以南 , 惹得周围的人纷纷叛曹 , 然后派人前来表示归顺 。
既然不是真刀实枪地攻打襄樊 , 那么关羽的出兵意义何在?一块玉玺告诉了人们答案 。紧张的战争间隙里 , 关羽接见了襄阳男子张嘉和王休 。按常理 , 这两个来历不明的人是没有资格见关羽的 , 何况关羽当时正忙着围攻樊城 , 可是 , 他们捧着一块重要的石头 , 说是玉玺 , 而且是从汉水水底发现的玉玺 。关羽大为高兴 , 派张嘉、王休二人去成都献上玉玺 。无独有偶 , 有人在益州武阳发现了黄龙—一条河里流着两种颜色的河水 , 泾渭分明 , 恰如河里出现了黄龙图案 。人们说 , 这是祥瑞 , 是刘备称帝的预兆 。
而所谓的“汉水玉玺” , 其实是关羽一手导演的 。忠诚于刘备的关羽 , 冒着战败的危险 , 在攻打襄樊、提防东吴的同时 , 还派人去宛、洛一带扩大影响 。他的目的 , 就是让中原的人看到汉王的军队 , 知道世上还有一个汉王 。毕竟 , 中国的皇帝最想得到中原的承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