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李世民自信“庸何伤乎”!老天爷是不会让我死的 。但他和李建成二人中总得有一个人先死,然后大位才有所归 。李世民当然不愿死,那么李建成就得死 。也许,李世民过去有过自己登基后善待兄弟的想法,甚至可能还考虑过具体的优待政策 。但仁寿宫事件中李渊的态度的反复,使他彻底打消了和平继位的幻想 。他应是清醒地认识到,李建成如果登上了皇帝的宝座,你李世民想当个“独钓寒江雪”的平民百姓都办不到,那时,等待着自己的只有刑场 。李世民当然不愿走向刑场 。那么,他必须让“彼”走向刑场 。宫门喋血的大计至少在这个时候已存在李世民脑海中了 。
我们再把话题拉回来 。这个“彼”尤其不善,早就派了奸细窃听李世民的言论 。他们听到李世民“彼欲以此见杀”这句话后,立即把这句话歪曲成是“秦王自言,我有天命,方为天下主,岂有浪死!”建成编了这个谎言,教李渊的妃嫔去告御状 。李渊听说李世民自己封自己为“天下主”,勃然大怒,把建成、元吉召来弄成个三堂会审的架势,然后才召李世民来 。未等李世民开口,李渊就破口大骂:“天子是受天命才能成为天子,并不是你用小聪明就可以弄到手的,你怎么这么急着想当皇帝啊!”
李渊大骂李世民,但他并没有叫人把李世民拉出去斩首,也没有叫人把他下到“天牢” 。李世民倒是自己请求李渊把他扭送司法机关审验 。李渊不理李世民的请求,只是大骂不止 。
李渊的态度耐人寻味 。“上怒不解”,看起来事情很严重,其实是给李世民一个警告,实际上并不想把李世民怎么样 。仁寿宫事件后,李建成受到了很大的打击,李世民得分,权力的天平开始向李世民倾斜 。李渊乃利用这个机会杀杀李世民的威风,使权力的天平继续保持平衡 。
但事情总得有个结尾啊 。恰好这时,“有司奏报突厥入寇” 。老天,突厥这个老冤家又来了!
唐初的边患中,力量最强大的对手是突厥 。只要翻开史书,就可以看到,唐朝初期,突厥南下侵扰地方的记载很多 。仁智宫事件后,李渊刚刚回到长安,突厥就大举南下 。李渊一度想放弃长安,迁都商洛地区,幸被李世民劝止 。现在,突厥又来了 。李渊立即收起皇帝的架子,满脸的怒容一扫而空,“多云转晴”,微笑地给李世民戴上发冠,请他站起来,商量抵抗突厥的大计 。要打仗了,还得请李世民出马 。
以往,遇有重大战事,李渊就直接派李世民带兵出征 。建成是太子,不能去 。元吉是个废物,去了只会坏事 。但这次不一样,李渊派李世民和元吉一起领兵前去 。意思是很明白的,让李世民打仗,让元吉监视李世民,防止李世民带军队走了,又突然杀回长安夺皇位 。
元吉果然无用,他看见突厥骑兵像黑云一样的阵势时,就吓得尿了裤子 。李世民提议单骑出阵,元吉当即拒绝 。李世民率几百个骑兵出阵,软硬兼施,充分利用突厥内部的矛盾,不战而使突厥撤兵,显示了天大的勇气和过人的胆识 。
过了不久,突厥数万骑兵又南下侵扰 。由于上次李世民谈笑退突厥,李渊很满意,推心置腹地和李世民谈了皇位继承问题 。这次突厥又来侵扰,建成推荐元吉带兵出征,李渊同意了 。
谁知,元吉这次出兵,军锋并未真正指向突厥,而是指向了李世民 。元吉挟军权之重,直接向李世民开刀了 。如果以前的暗里争斗是太极拳的话,现在一切遮羞布都丢掉了,太极拳变成了刀光剑影的刀术了 。
对于突然袭来的暴风骤雨,李世民早有准备 。
李世民是一个很重感情的人,也是一个很仁慈的人 。和许多登基后滥杀功臣的帝王不一样,李世民当了皇帝后的一个仁政是不杀功臣,不但不杀,还照样信赖倚重 。魏征本是王世充的谋臣,王世充失败后他跟了李建成,多次督促李建成杀了李世民,但李建成没有这个胆量与本事 。玄武门事件后,李世民没有杀魏征,反而重用他 。魏征在贞观年间,以敢于劝谏著称 。他去世后,李世民痛哭一场,把魏征的《 谏太宗十思疏》抄录在卧室的墙上,以警示自己 。对敌方阵营过来的人,李世民尚且这么信任,对自己的兄弟建成和元吉,李世民又怎么会下毒手呢 。
- 大唐秘史:你所不知道的唐太宗
- 李世民爱如意公主吗两人彼此深爱着对方吗
- 被唐太宗强抢成小妾的隋炀帝小公主结局如何?
- 唐太宗52岁就英年早逝晚年腐败程度有多不堪
- 不解!武媚娘侍奉李世民7年为何还是处子之身
- 李世民早知道武则天会登基为帝却为何不杀她呢
- 隋唐演义杨广弑父登基 隋唐演义杨广弑父
- 讲信义的隋末英雄窦建德为什么斗不过李世民?
- 武则天和李世民关系好吗 武则天和李世民的关系长孙皇后
- 李世民真的娶了65岁的萧皇后 李世民有几个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