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在子女教育方面堪称典范的十大历史名人( 四 )


他的“道”是什么呢?他说:“读书中举,中进士做官,此是小事,第一要明理做个好人 。”
郑板桥自己是个读书人,他并不是看不起读书人,他看不起的是:读书就是为了做官 。
郑板桥自己最重视的还是儿子的品德 。他对弟弟说:“我不在家,儿便是由你管束,要须长其忠厚之情,驱其残忍之性,不得以为幼子而姑纵惜也 。”他主张,他的孩子和仆人的儿女应平等对待 。他说:“家人儿女,总是天地间一般人,当一般爱惜,不可使吾儿凌虐别人 。凡鱼餐果饼,宜均分散给,大家欢喜跳跃 。若吾儿坐食好物,令家人子远立而望,不得一沾唇齿,其父母见而怜之,无可如何,呼之使去,岂非割心头肉乎!”
后来,郑板桥不放心小宝的成长,就把他接到身边,经常教育小宝要懂得吃饭穿衣的艰难,要同情穷苦的人 。教育儿子“明好人之理”、“爱天下农夫” 。由于郑板桥的严格教育和言传身教,小宝进步很快 。
7、颜之推:教育子女读书为上
南北朝时期的颜之推官至给事黄门侍郎,他对子女的教育一直遵循着“读书为上”的原则 。
北齐灭亡后,颜之推被迫举家迁徙到长安,朝无禄位,家无积财 。面对窘迫的生活,其子思鲁问道:“现在我们既没有朝廷的俸禄,也没有积蓄的财产,我们就应当尽全力劳作,来养家糊口,但您却经常督促我们学习,让我们勤习经史,可是您知道吗,我们做儿子的,不能供养双亲,心里感到非常不安啊 。”
颜之推听罢,语重心长地说道:“做儿子的把供养双亲的责任放在心上是对的,但做父亲的更应该用学到的知识来教育子女 。如果我的丰衣足食是用你们放弃学业换来的,那我真是食不知味,衣不觉暖 。只要你们能够努力读书,继承祖上的基业,即使是粗茶淡饭、粗布短衣,我也是心甘情愿的 。”
8、李晟:“西平礼法”成一时表率
李晟,字良器,是唐德宗时期著名的大将,虽为一介武夫,却从未忽视对子女的教育 。
李晟的女儿许配给吏部尚书崔枢为妻 。一次李晟做寿,其女也从婆家赶来为父亲庆贺 。酒宴中,一个侍女来到女儿身旁耳语了几句,女儿听后似乎极不耐烦,但依旧与客人们推杯换盏,谈笑自若 。后来在侍女的再三催促下,女儿才被迫退席 。可是很快,女儿就又回到了宴席上 。这一幕被李晟看到了,他觉得其中必有缘故,便招来女儿问个明白 。
女儿答道:“刚才侍女来报,昨晚我婆婆得了一场小病,我看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便派人回婆家代我去看望婆婆了 。”
李晟听罢大怒,对女儿说道:“你真是个没有教养、不懂礼仪的女儿啊!你的婆婆病了,你作为媳妇,就应该在婆家侍奉左右,要像对待自己父母一样孝敬公婆,这才是我李家知书达理的女儿啊 。”于是,女儿听从了父亲的训教,急忙赶回婆家照料婆婆去了 。而李晟也在宴会结束后,亲自来到崔家看望亲家,同时对自己疏于对女儿的管教表达了深深的歉意 。李晟教女的故事在当时传为美谈,由于李晟曾被封为西平郡王,因此李家的家法也被时人称为“西平礼法”,成为一时的表率 。
9、柳氏家族:家法严谨成时人榜样
唐代柳公绰一门显贵,柳公绰与其弟柳公权、其子柳仲郢、其孙柳璧、柳玭等皆至高官 。柳家也以治家严谨闻名于世,柳氏家法成为时人教育子孙的榜样 。
柳公绰对子女们要求十分严格,一到灾荒的年月,家中虽然储备甚足,但摆在子侄们面前的却始终是一碟菜 。他还经常让他们吃野菜,对他们说:“你们爷爷在世的时候,曾经因为我们兄弟学习不好,就不给我们肉吃,我们终身没有忘记他老人家的教诲啊!”柳家子侄们听后很受教育 。柳公绰试图通过这种方法,教育子孙一方面要勤俭持家,同时还要勤学苦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