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才子唐伯虎:悲情人生背后含着多少辛酸和泪水( 二 )


在沈九娘的鼓励下,唐伯虎重新拾起了生活的勇气 。1505年,已经三十六岁的唐伯虎与沈九娘成婚,夫妻俩以卖字画为生,正如唐伯虎诗中所写的:“闲来写幅丹青买,不使人间造孽钱 。”他们用卖字画的微薄收入维持生活,同甘共苦,共度危难 。
【一代才子唐伯虎:悲情人生背后含着多少辛酸和泪水】后来,唐伯虎用卖字画得来的钱在姑苏城北桃花坞,建了一处简易的住所,起名“桃花庵”,过起了平淡又清净的生活 。不久,他们有了一位可爱的女儿,取名为桃笙 。唐伯虎在《桃花庵歌》中吟唱的“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正是这段隐逸知足生活的写照 。
但卖字画为生又何尝容易,正如唐伯虎所说,有时常常是“风雨浃旬,厨烟不继,涤砚吮笔,萧条若僧 。”在《贫士吟》中他也叹道:“信是老天真戏我,无人来买扇头诗”、“湖上水田人不要,谁来买我画中山?”

在家庭贫艰的日子里,沈九娘用自己的勤劳竭力维持日常的生活 。1512年,年仅37岁的沈九娘因操劳过度,过早地离开了人世 。“相思两地望迢迢,清泪临门落布袍”、“明日河桥重回首,月明千里故人遥 。”沈九娘的离世,让唐伯虎十分悲痛,常常生活在无尽的思念之中 。此后,唐伯虎再也没有继娶妻室,而是皈依佛教,号称“六如居士 。”
1523年,生活贫艰、一生失意的唐伯虎走完了他悲情的一生,终年54岁 。
“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也何妨 。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飘流在异乡 。”这是唐伯虎临终时写下的一首绝笔诗,只有经历过无数磨难的人,才能把生死看得如此淡然 。他带走了所有的孤独与落寞,只把自己的才情留在了人间 。
唐伯虎死后家境萧条之际,竟无钱安葬,只能借助朋友们的慷慨相助,才埋葬在桃花庵附近 。如今,当人们争先收藏唐伯虎字画的时候,何曾想到他当年的悲苦与泪水?
“书籍不如钱一囊,少年何苦擅文章”,正因为自己贫寒的如此凄凉,悲情的如此心酸,以至于一代才子留给后人的竟是这样的告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