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得了天下,封了一批功臣,但是还有很多功臣没有封赏——因为这个事很费商量,就这么着把封功臣的事拖了下来 。
有一天,刘邦看到一群人窃窃私语 。他就问旁边的张良:子房,那些人在说什么呢?
张良说:他们正在商量谋反啊!刘邦很惊讶 。张良说,陛下得了天下以后,封了一批功臣,大多数都是亲信 。现在这些功臣们都在想若是和陛下关系不密切的,甚至以前得罪过陛下的,是不是就得不到封赏了?他们想来想去想不明白,所以在那儿商量谋反 。
刘邦马上醒悟过来了,问:“为之奈何?”
张良说,请陛下想一想,在这些功臣当中有没有这样的人——他的功劳非常大,而他和陛下的关系呢又非常地恶劣?刘邦说,有,有一个叫雍齿的,他一而再、再而三地侮辱朕,朕早就想杀他了;可是他功劳太大,朕又于心不忍 。
张良说,好了,请您“急封雍齿,以示群臣”——请您赶快封赏雍齿 。刘邦接受了这个建议,立即封雍齿为什方侯 。雍齿一封,所有的功臣都安心了 。
你看雍齿都封了——大家都知道这个雍齿是皇上最讨厌的人——连他都能封侯,我们这些人都该放心了 。这叫什么?这就叫不计前嫌 。
网络配图
用人之道五,坦诚相待
我们知道人才最需要的是什么?尊重 。你要尊重这些人才,惟一的办法就是以诚相待、实话实说 。
刘邦就有这么个优点 。张良、韩信、陈平这些人,如果有什么问题要跟刘邦谈,提出问题,刘邦全部是如实回答,不说假话,哪怕这样回答很没面子,他也不说假话 。
张良在鸿门宴之前得到消息,说项羽第二天要派兵来剿灭刘邦 。张良曾问过刘邦,请大王想一想,您打得过项羽吗?刘邦的回答是“固不如也”——打不过他 。
后来韩信到刘邦军中来,也问了这样的问题:大王您掂量掂量自己的能力、魅力、实力,能比得过项羽吗?刘邦虽然沉默了很久,最后还是坦诚相告:“固不如也 。”——我是不如他 。
然而,就是这些人能够帮助刘邦提出自己的计策来,而前提就是,每件事情刘邦都能如实相告、绝不隐瞒 。这样信任对方、尊重对方,就会得到对方同样的回报、信任和尊重,这些人就会尽心尽力地帮他出谋划策 。坦诚相待,这确实是我们值得借鉴的经验 。
用人之道六,用人不疑 。
古人云:“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刘邦就有这个魄力,一旦决定用某人他绝不怀疑,放手使用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陈平,陈平从项羽的军中投靠刘邦以后,得到刘邦的信任,让很多刘邦的老随从不满意,所以就有人去到刘邦那里说陈平的坏话,然而刘邦还是坚持对陈平委以重任 。当时,刘邦和项羽正处于一个胶着的状态,谁也吃不掉谁,为了让陈平能够成功的实施反间计,刘邦拨款黄金四万斤给陈平,并且不问出入,可以想见刘邦对陈平的信任 。
用人之道七,暗中控制 。
比如萧何,他被刘邦列为汉朝开国第一功臣,而且刘邦建国后萧何就担任他的首任丞相,后来又拜为相国,在政府当中他的地位仅次于刘邦 。但即便对萧何这样的人,其实刘邦也是暗中进行控制的 。只不过刘邦控制得不动声色——不像项羽,一怀疑某个人那个怀疑就写到自己脸上去了,人家一眼就看出来了——刘邦的猜忌和怀疑是不动声色的 。
汉十二年秋,淮南王英布造反,刘邦御驾亲征,带着队伍去平叛;萧何则留守京城,他是相国嘛 。在战争期间,刘邦不断派使者回来,使者回来一次就一定要去见萧何,一定要说皇上问萧相国好,说皇上问萧相国最近在干什么呢,非常关心体贴的样子 。萧何很是感动,更加尽心尽力地为刘邦的作战做好后勤保障 。这个时候,萧何手下有一个门客就过来跟萧何说,丞相觉得陛下对您怎么样啊?萧何说,哎呀,皇上对我很信任,你看他频频派使者过来关怀我 。萧何的门客就冷笑了一声,说:您以为皇上是真的关心您吗?那是不放心您 。他不断地派人回来看看您在干什么,是看您是不是想谋反!
- 三国历史上刘备的大舅子为何执意叛蜀降吴?
- 赵云拒嫂:赵云为何不娶有倾城之色的美女为妻
- 古希腊大揭秘:盔甲上为何会有肌肉线条?
- 揭秘秦朝为何从贵族到百姓都喜欢黑色
- 历史上慈禧金棺为何变成红棺,背后的秘密让慈禧棺材都按不住了。
- 揭武则天当皇帝后为何不许全国人民杀生吃肉
- 鸿门宴:让刘邦置身险境的竟不是曹无伤
- 诸葛亮和李严同为顾命大臣为何诸葛亮要废掉李严?
- 为何说咸丰帝是历代帝王中命运最惨的一位
- 揭秘威龙诸葛亮为何要隐居于襄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