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性格测试爆火,青年找寻真我?( 二 )


一位最近迷上了MBTI的青年网友小恩说:“每句解析都说到我的心坎上 , 好像在一天内认识了真正的自己 。 ”大学生小秦花钱购买了性格测试的深度解析 , 她说:“感觉能清晰地看出自己的优劣势 , 相信会让我更快取得进步 。 ”可以说 , 性格测试爆火的背后 , 隐藏着当下青年群体渴望寻找自我、积极成长、解决问题的人生态度 。
实际上 , 不少受访青年表示 , 在自己艰难前行、前路坎坷茫然的时候 , 如果有某种工具能帮助自己指引方向 , 便如同救命稻草 。 但由于心理咨询费用过高 , 大家更愿意选择简单、直接、省钱、保密的心理测试 , 作为自己缓解焦虑的“安慰剂” 。 “心理测试给了我积极的心理暗示 , 后来事情也确实往好的方向发展 。 ”小恩说 , 这或许就是心理测试的魅力 。
《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 , 18至34岁的青年最焦虑 。 缓解心理焦虑已成为当下青年的热点需求 。
不过 , 也有不少网友仅对测试结果“图一乐呵” 。 “认可的就接受 , 不认可的就忽略 。 ”一位青年受访者说 , “更多是娱乐属性 , 没指望靠它解决问题 。 ”
不迷信 , 别让测试结果禁锢自己
明泊心理服务平台创始人、心理咨询师王建芳博士表示 , 类似于MBTI等性格测试本质上是一种快捷的贴标签式分类 , 和星座划分一样不够科学严谨 。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 不应该被16种人格测试结果束缚 。 个人也并不能借此推断自己的行为态度、智力水平、能力强弱、工作表现、未来祸福和命运 。 ”
实际上 , 许多类似MBTI的人格测试在临床上并不会被采用 。 标准的心理学测试应该同时具备信度和效度 , 但MBTI测试在测量结果上并不具备可靠性、一致性和稳定性 。 同一个受测者在不同时间以不同心境参加测试 , 会得出不同的答案 。
同时 , 像MBTI等人格测试的答案普遍较为褒义 。 如有腼腆、敏感、完美主义以及自卑等性格特点的“INFP”人格 , 就被描述成“治愈家”“空想家”或“哲学家”等看似好听的描述 。 这会暗示一些相信测试结果的年轻人 , 似乎只要拥有了这样的性格优势 , 就一定会取得成功 。
专家表示 , 所谓的“标签化”测试结果恰恰不利于个人展现个性、发扬自我 。 青年们应珍惜独特的自己 , 不因单一的测试结果固化自我认知 。 同时 , 社会应更多关注青年群体的心理需求 , 为其提供科学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 。
来源:《半月谈》2022年第10期
半月谈采访人员: 王涵艺| 编辑:徐宁
责编:郭艳慧
校对:秦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