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司马懿处于曹魏以“防守”为基本国策的历史时期 。三国时期 , 在经历曹-孙/刘赤壁之战、曹-孙合肥之战、刘-曹汉中之战、刘-孙夷陵之战等几次较大战役之后 , 三国之间形成了以相应地形地貌为依据的国境线 , 三国彼此之间居险而守 , 国境线上易首难攻——孙权攻曹操的合肥之战、曹丕攻孙权的合肥之战、刘备攻孙权的夷陵之战、诸葛亮的出祈山伐魏、诸葛瑾多次向北攻曹 , 主动进攻者无不以失败告终 。在这种情况下 , 魏国以位居三国之间最强国的地位 , 不求进取 , 只求防守 , 是自曹丕去世之后连续实行的政策 。而司马懿也乐于完成“防守”的职责:奉命在南面防御了诸葛瑾后升为骠骑将军 , 奉命在西边防御了诸葛亮又升为大将军 , 而司马懿建议主动进攻蜀汉只有一次 , 就是诸葛亮去世后蜀国的魏延与杨仪争夺兵权形成内讧的那一次 , 这本来是一次相对较好的攻蜀机会 , 但魏帝曹睿未批准 。司马懿虽然展示过攻击的能力 , 主要是在新城剿灭孟达、在辽东平定公孙渊 , 但这两次都是平定叛乱 , 跟国境线上的攻防还是有一定的区别 。可以想见 , 如果司马懿掌军的时候 , 假设正处在魏蜀吴三国争夺国境线而不是国境线基本已形成的时期 , 那么司马懿必定要以进攻为主 , 那么其防守才能也就显示不了那么大的作用和意义 , 司马懿的权位也不会上升得那么快、那么高 。事实上 , 司马家族主掌魏国军政时 , 实行“一般情况下以优势兵力进行防守、等待更佳时机才发动对蜀吴的进攻”的军事战略是非常合理的 , 这也为最终司马家族重新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
司马懿逆袭成功的故事 , 告诉我们一个屡试不爽的道理:打江山易、守江山难;强势者虽然能轰轰烈烈干一番大事业 , 但在更多的时候 , 只有善于防守者 , 才能一步一个脚印稳健攀升 , 直到最后登顶 。
【司马懿成功之道:活得长,善决断,最重要善防守】
- 老狐狸司马懿智谋狡诈却栽在了这个女人手里
- 三国猛将孟达:诸葛亮司马懿都非常欣赏的人才
- 揭秘:三国中牛的家庭主妇竟让司马懿哭鼻子?
- 诸葛亮这么厉害为什么无法兴复汉室,输给司马懿呢
- 诸葛亮让司马懿没脾气的最后一招是啥?
- 司马懿是如何在三国这一乱世拔得头筹的
- 诸葛亮司马懿几番较量谁是最后的胜利者
- 解密三国:张郃之死是司马懿的失策还是阴谋
- 司马懿、曹操和刘备谁才是三国里最奸诈的人
- 诸葛亮之子为什么不是司马懿儿子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