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真实的赤壁之战:以少胜多奠定三国鼎立( 三 )


此时是建安十三年(208年)农历十月,十二年前,刚刚挑起家族事业重任的孙策向张纮求教,张纮向孙策提出了著名的“江都对”;前不久,刘备向诸葛亮求教,诸葛亮提出了更著名的“隆中对” 。在这两份战略规划书里都提到了荆州,其支点就是占据荆州,然后谋求发展,而眼下即将开战的这一仗,决定他们提出的设想是现实还是空想 。
然而,正史对这一仗的记载却十分简单,全部检索出来也就那么几段:
《后汉书》汉献帝纪:十月一日,发生了日食 。曹操率水军讨伐孙权,孙权命周瑜将其击败于乌林、赤壁 。(冬十月癸未朔,日有食之 。曹操以舟师伐孙权,权将周瑜败之于乌林、赤壁) 。
《三国志》武帝纪:曹操率军到达赤壁,与刘备交战,失利 。这个时候发生了大瘟疫,将士死了很多,于是撤军 。(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 。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 。《三国志》吴主传:命令周瑜和程普为正副总指挥,各率一万人,与刘备一块进军,和曹操遭遇于赤壁,大破曹军 。曹操把剩下的船烧了,之后撤退,士卒中发生了饥饿和瘟疫,死了一大半人 。(瑜、普为左右督,各领万人,与备俱进,遇於赤壁,大破曹公军 。公烧其馀船引退,士卒饥疫,死者大半) 。
【揭秘真实的赤壁之战:以少胜多奠定三国鼎立】《三国志》先主传:和曹操战于赤壁,把他击败,烧了他的战船 。刘备与吴军水陆并进,一直追到南郡,此时发生了瘟疫,曹军死了不少,曹操撤回北方 。(与曹公战于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 。
先主与吴军水陆并进,追到南郡,时又疾疫,北军多死,曹公引归) 。《三国志》诸葛亮传:孙权大喜,随即派周瑜、程普、鲁肃等率水军三万人,随同诸葛亮一块见刘备,联合抵抗曹操 。曹操败于赤壁,率军撤回邺县 。(权大悦,即遣周瑜、程普、鲁肃等水军三万,随亮诣先主,并力拒曹公 。曹公败于赤壁,引军归邺 。)
此外,《三国志》甘宁传、吕蒙传、黄盖传和关羽传等也记载着赤壁之战的内容,但也都是潦潦数语而已 。这些记载不仅十分简单,而且有多处自相矛盾 。关于战斗发生的地点,除了赤壁以外,又出来个乌林,此地位于如今的湖北省洪湖县,在长江以北,与赤壁隔江相望;关于作战对象,有说曹操与刘备交战的,有说曹操讨伐孙权的;关于战斗的结果,有说曹操被打败的,有说曹操自己撤退的 。
仅有上面这些史实似乎勾勒不出来赤壁之战的全貌,但史实的确如此,看起来不像一场有谋划的大战役,而是一场没有准备好仓促打起来的遭遇战 。围绕这场大战的其它故事,如舌战群儒、借东风、草船借箭、蒋干盗书、周瑜打黄盖、关羽义释曹操等等,都在史书上查无出处 。
四、战役结果被高估,其实只是“三分荆州”
赤壁之战是一场遭遇战,甚至算不上一场战役,曹操的确被打败了,但即使全军覆没,失去的也只是一个西进兵团,他很快退回江陵,北路兵团也全数退回到襄阳 。此时在荆州曹军主力仍有十几万,超过孙刘联军总和,荆州最重要的三座城池襄阳、宛城和江陵也尽在曹军掌握之中,说一场赤壁之战就彻底打败了曹操,马上出现了“三分天下”的局面,显得十分夸张 。
对孙权和刘备来说,现在还根本不可能幻想什么“三分天下”,他们的目标是把曹操的势力从荆州挤走,至少也要把江陵夺过来,占领整个长江防线 。但曹操没有从江陵撤军的意思,孙权不得已,亲自率军攻击曹军的左翼,在合肥一线开辟新战场,曹操无力兼顾,在坚持了一年多之后,最终放弃了江陵,但荆州重镇襄阳、宛城仍在曹军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