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历史上有名的13位托孤大臣结局都怎么样?( 三 )


六月初一 , 太子李治即位 , 史称高宗皇帝 。初十 , 高宗拜舅父长孙无忌为太尉 , 兼检校中书令 , 掌管尚书及门下二省事务 。长孙无忌知其权位太重 , 故请求辞去尚书省及门下省的掌管权 , 高宗同意了他的请求 。但仍令以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 。
显庆四年(659年) , 在武则天的授意下 , 许敬宗等人把长孙无忌编织进了一桩朋党案 , 进行政治陷害 , 诬奏长孙元忌伺机谋反 。唐高宗竟然不与长孙无忌对质 (或者他需要不进行对质) , 就下诏削去了长孙无忌的官职和封邑 , 流徙黔州 , 长孙无忌的儿子及宗族全被株连 , 或流或杀 。三个月后 , 高宗又令许敬宗等人复合此案 , 许敬宗派大理正袁公瑜前往黔州 , 逼迫长孙无忌自杀 。就这样 , 这个风光一时的托孤大臣遂这样一种极不体面的方式退出了历史舞台 。
7、郭威
刘知远 。五代十国时期后汉开国皇帝 , 在契丹灭后晋的时候 , 郭威和史弘肇等人劝说刘知远称帝 , 因而成为后汉的开国功臣 。国家初创 , 郭威在各方面都为刘知远出谋划策 , 使后汉政权很快稳定下来 , 作为重臣郭威在刘知远临终时被任命为托孤大臣 , 太子刘承祐即位 , 是为后汉隐帝 , 郭威任枢密使 , 掌握军政大权 。
当时河中节度使李守贞、永兴节度使赵思绾、凤翔节度使王景崇相继拥兵造反 。朝廷屡次出兵讨伐 , 均无功而返 。
隐帝刘承祐遂命郭威率兵出征 。郭威至河中后立栅筑垒 , 分兵围困 。李守贞屡次突围 , 均被挫败 , 相持日久 , 城中粮草俱尽 。郭威遂下令四面攻打 , 一举攻进城中 ,  李守贞自焚而死 。永兴赵思绾、凤翔王景崇相继归降 , 使风雨飘摇的后汉政权转危为安 。之后 , 郭威又移师北伐 , 大败契丹 , 以功进封邺都留守、天雄军节度使 , 兼 枢密使 , 河北诸州郡皆听郭威节制 。
后汉隐帝与其宠臣对郭威等有功大将十分疑忌 。于是隐帝与亲信李业密谋 , 诏令马军指挥使郭崇诛杀宣徽使王峻 , 郭威等;诏令镇宁军节度李弘义诛杀侍卫步军指挥 使王殷 , 以企一举铲除前朝旧将势力 。不料李弘义反以诏书密示于王殷 。王殷即派人向郭威告急 。郭威见事情紧急 , 即采用谋士魏仁浦之计 , 伪作诏书 , 宣称隐帝令 郭威诛杀诸位将领 。于是群情激愤 , 推举郭威起兵讨伐 , 以“清君侧” 。
隐帝见郭威起兵造反 , 并派兵抵御郭威 。然而此时郭威大权在握 , 声威素著 , 各镇节度使纷纷倒戈拥戴郭威 , 隐帝被郭允明杀死于赵村 。郭威带兵入京 , 并派人刺杀 欲继位称帝的刘氏宗室武宁节度刘赟 , 迫使太后临朝听政 , 以郭威监国 。次年正月 , 郭威正式登基称帝 , 改国号为周 。
8、张居正
隆庆元年(1566) , 嘉靖皇帝明世宗朱厚熜死 后 , 其子裕王朱载垕即位 , 是为隆庆皇帝明穆宗 。张居正以裕王旧臣和亲信的身份 , 擢任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 , 进入内阁 , 参与朝政 。同年迁任内阁次辅 , 为吏 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 。此时的他 , 并没有忘记自己早在13岁时所写的诗句“凤毛丛劲节 , 直上尽头竿” , 现在他终于在暗暗的较量中“直上尽头竿”了 。隆庆六 年(1572) , 明穆宗病逝 , 其长子朱翊钧登基 , 是为万历皇帝明神宗 。明穆宗在病榻前郑重托孤 , 指定朱翊钧的老师张居正取代高拱为首辅 , 辅佐新君 , 位极人 臣 。当时张居正的学生明神宗还只有几岁 , 年幼无知 , 一切军政大事即均由老师张居正主持裁决 。直到万历十年(1582)六月二十日 , 内阁首辅、太师、太傅、 中极殿大学士张居正病卒 , 他在宰相高位上一直干了整整10个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