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叛乱军人并非完全忠于天皇
参与叛变的皇道派官兵并非像历史上人们以为的那样完全忠于天皇 。普林斯顿的历史学家Ben-Ami Shillony在他的著作Revolt in Japan: The Young Officers and the February 26, 1936 Incident.中证实,他们曾计划若有必要,将会扶持裕仁天皇的弟弟秩父宫雍仁亲王即位 。
5.士兵声称没有拒绝加入叛乱的余地
据信夫清三郎写作的《日本政治史·第四卷》描述,参与判断的士兵基本都是新兵,他们中70%的人接受军事训练不到一个月,并且大部分士官在事后都辩解称自己根本没有拒绝加入的余地 。他们在事变爆发前几个小时才被上级告知真实的计划 。
事实上,在叛变发生后,这些士兵既没有去动员市民阶层或郊区农民,也对激进军官的种种口号感到漠然 。
6.《朝日新闻》社在事件中受到打砸破坏
在2月26日上午,栗原安秀中尉率领近卫步兵第3连队士兵来到朝日新闻社总部,命令职员离开,栗原还吆喝道:“国贼朝日新闻多年来标榜自由主义,拥护重臣集团,此次行动乃天诛 。”接着他们破坏了印刷用的活字板以阻止了报纸的发行 。叛军随后散发了檄文《蹶起趣意书》 。
7.叛乱者得罪了海军势力
在“二·二六事件”中遭遇刺杀的元老重臣里,冈田启介、斋藤实、铃木贯太郎都是海军将领出身,这使得海军省对于陆军的行为感到愤怒 。于是,米内光政海军大将迅速下令海军陆战队严守海军省大楼,并在东京湾集结军舰,协助平乱 。
8.陆军中仍存在第三大派系
在一般读者所接触到的关于“二·二六事件”的文章中,陆军内部的斗争普遍被简化成统制派与皇道派的二元对立 。根据川田稔所著《日本陆军的轨迹:永田铁山的构想及其支脉》记载,在1935年至1936年,陆军内部最有势力的政治团体分为3派:以永田铁山为首的统制派、以真崎甚三郎为首的皇道派、以南次郎为首的宇垣派 。
当永田遇刺后,皇道派被痛失核心的统制派赶出陆军中枢,但宇垣派并未趁势崛起 。而当“二·二六事件”被平息后,宇垣派和皇道派一道被统制派彻底清除,其主要人物如南次郎、阿部信行等都被编入预备役 。
9.皇道派与统制派领袖原为志同道合好友
1921年,在德国南部的温泉疗养地巴登巴登,永田铁山、小畑敏四郎、冈村宁次、东条英机四位青年军官暗中结盟,提出了以改造日本陆军、建立现代化“总体战”体制为目标的“巴登巴登密约” 。随后他们先后成立了二叶会、一夕会等少壮派军官团体 。
1932年,已经成为皇道派核心人物的小畑敏四郎在陆军领导权上与永田铁山、东条英机决裂 。而此时思想日渐成熟的永田则被后起的少壮派军人视为“官僚法西斯”代表 。
10.叛乱彻底葬送大正民主
大正时代被视为日本政党政治的黄金时代,那一时期日本推行对外不干涉的政策,与中国、苏俄修好 。1920年代以后,由于经济泡沫、股市大跌、关东大地震影响,产生了“昭和金融恐慌” 。同时,少壮派军人开始不定期在中国东北大暴走,议会内阁制在日本变得岌岌可危 。
从1931年开始,三月事件、十月事件、血盟团事件、五一五事件,滨口雄幸、犬养毅等政治家们相继遇刺身亡 。“二二·六事件”后,政党政治家人材耗尽,贵族出身的军国主义者近卫文麿上台,大正时代的民主气氛彻底消亡 。
11.恢复佩戴日本刀、使用“皇军”一词均出自皇道派领袖
明治政府在1876年下令禁止佩戴日本刀,此后自1889年起陆军军官使用的都是法式军刀 。这直接削弱了日本传统刀具工匠的技艺 。
- 毫无骨气,这个国家二战遭日本屠杀,如今还和日本十分亲近!
- 大清一位二手妃子死后让皇帝痛不欲生
- 中国的宝物《海国图志》造就了日本的强势崛起
- 三国二十四名将、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
- 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析分出来的江南西道 江南西道
- 日本名字的来历是武则天恩赐?
- 高皇帝刘邦的烦心事:二奶戚夫人占据着他的心
- 处暑的意思是什么二十四节气 处暑的意思是什么
- pola的极光幻彩精华日本价格(日本pola极光精华
- 中国人的创造力,但日本同样是应试教育,为什么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