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观
朱熹主张理依气而生物,并从气展开了一分为二、动静不息的生物运动,这便是一气分做二气,动的是阳,静的是阴,又分做五行(金、木、水、火、土),散为万物 。一分为二是从气分化为物过程中的重要运动形态 。朱熹认为由对立统一,而使事物变化无穷 。他探讨了事物的成因,把运动和静止看成是一个无限连续的过程 。时空的无限性又说明了动静的无限性,动静又是不可分的 。这表现了朱熹思想的辩证法观点 。朱熹还认为动静不但相对待、相排斥,并且相互统一 。朱熹还论述了运动的相对稳定和显著变动这两种形态,他称之为“变”与“化” 。他认为渐化中渗透着顿变,顿变中渗透着渐化 。渐化积累,达到顿变 。
格物致知论
“格物致知”出于《大学》“致知在格物”一语,原无认识论意义,基本上是讲对一般道德的体认 。明确从认识论的意义上解释“格物”的第一个人是程颐 。他说:“格犹穷也,物犹理也 。犹日穷其理而已矣 。”(《二程遗书》)朱熹继承了二程的说法,并建立了更系统的格物穷理说 。他通过对“格物致知”的阐释,表述了自己的认识论思想 。
从认识的目的来看,朱熹讲“格物致知”是为了当圣人。认为若做不到“格物致知”,无论如何都是凡人,只有达到“物格知至”,方可进入圣贤之域 。
“格物致知”的具体内容是“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事故 。”(《文集》)这里的“天理”主要是指仁、义、礼、智等封建道德,“人伦”、“圣言”、“事故”则是天理的阐发应用 。朱熹认为,如果放弃对天理的追求,只把精力花在草木、器用的研究上,那就如象散兵游勇那样,回不到老家 。他说:“兀然存心乎草木、器用之间,此何学问!如此而望有所得,是炊沙而欲成饭也 。”(《文集》)
在“知”“行”关系上,朱熹主张“知先行后” 。朱熹的知行观,是指儒家的个人道德修养和实践 。由于道德实践需要封建伦理指导,因此“知为先” 。又因封建伦理不能只流于空谈,所以“行为重” 。“知先”“行重”是实践道德的两个方面,有其内在的逻辑一致性 。如果从认识的角度看,“知先行后”颠倒了主次关系 。认识来源于实践,知行之间应以“行”为第一性 。“知为先”的主张显然是错误的 。至于所谓“行为重”,虽有其合理因素,但它强调的也只是封建知识分子的个人道德实践 。
人性二元论
在人性问题上,朱熹直接继承了张载和二程的思想 。张载把人性分为“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两种,认为人性的善恶是禀气不同所造成的 。朱熹对此说十分赞赏,认为这个思想“有功于圣门,有补于后学”,“发明千古圣人之意,甚为有功 。”(《语类》)二程继张载后,对“天理之性”和“气质之性”作了区别 。在张、程思想的基础上,朱熹又全面论证了“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的人性二元论 。“理”与“气”,人生不可缺少 。“理”在人未形成之前浑然于天空,于人一旦形成,便附于人体,成为先验禀赋于人心的仁、义、礼、智等封建道德,是先天的善性所在,人人皆有,故名“天命之性” 。人体形成之时,必禀此气,由于气精粗、厚薄、清浊、久暂的不同,就产生了善恶、贤愚、贫富、寿夭的不同和性格上的差异 。它有善有恶,名曰“气质之性” 。上述二性并存于人身,这就是朱熹的人性二元论观点 。
- 南宋理学家朱熹生平简介朱熹是怎么死的
- 南宋理学家朱熹是怎样的人历史如何评价朱熹
- 热力学第三定理是如何让爱因斯坦一举成名的?
- 清军不入关的历史猜想:南明会成为第二个南宋吗?
- 北宋文学家晏殊是怎样的人历史如何评价晏殊
- 万网虚拟空间管理,万网的虚拟主机如何额外增加空间?
- 万科物业的管家太累了,万科物业人性化管理体现在哪些方面
- 去大厂面试又栽了,败在了算法的理论面试...
- 北宋文学家晏殊的故事晏殊的轶事典故有哪些
- 万和热水器如何清理水垢,热水器怎样清理水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