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为何会对孔子思想有着如此深远的影响( 二 )


夹谷之会后的第四年,齐国担心“孔子为政必霸”,会吞并齐国,便接受那位黎钼的提议,送给鲁君;八十名妖艳美女,皆善唱靡靡之音,三十匹高头骏马,鞍辔全优濯金光 。想以此消磨鲁君意志,又离间鲁君与孔子的关系 。果然,“季桓子微服往观再三,将受 。乃语鲁君为周道游,往观终日,怠于政事”(《史记.孔子世家》),猴急之情、轻薄之态跃然欲出 。孔子见鲁君如此荒唐,只得辞职,带领弟子,怀着沉重的心情,离开精心治理初见成效的鲁国 。途中经过泰山以南,今新泰以西的龟山,看到肥沃的龟阴田,夹谷之会的胜利成果犹在,而自己却被迫去鲁,胸中郁愤难平,遂作《龟山操》一曲 。据东汉蔡邕《琴操》记载:“《龟山操》者,孔子所作也 。齐人馈女乐,季桓子受之,鲁君闭门不听朝 。当此之时,季氏专政,上僭天子,下畔大夫,圣贤斥逐,谗邪满朝 。孔子欲谏不得,退而望鲁 。鲁有龟山蔽之,辟季氏于龟山,托势位于斧柯 。季氏专政,犹龟山蔽鲁也 。伤政道之陵迟,闵百姓不得其所,欲诛季氏而力不能,于是援琴而歌云:予欲望鲁兮,龟山蔽之 。手无斧柯,奈龟山何?”
鲁哀公十一年(前484年),哀公遣使以重金迎孔子自卫返鲁 。其时孔子在各地奔走飘泊十四年,阅历更加深广,政治经验更加成熟 。他看到鲁国当前外有吴国入侵之忧,内有季氏三雄争权之患,召他回国实出无奈,不会真正予以重用 。况且自己已是六十八高龄,在进退惟艰的处境中很难有大的政治作为 。壮年的精力都在奔波中白白消耗了,老年归国心情十分复杂 。因而当他路经泰山,登高远望时,不禁感慨系之,遂作《邱陵歌》以抒怀:登彼邱陵,峛崺其阪 。仁道在迩,求之若远 。遂迷不复,自婴屯蹇 。喟然回顾,梁甫回连 。枳棘充路,陟之无缘 。将伐无柯,患滋蔓延 。惟以永叹,涕霣潺湲 。此诗历代皆传为孔子所作 。如是,则为孔子第一首专门吟咏泰山的诗歌,也是他继《龟山操》之后第二首有关泰山的诗 。它开创了咏山水以抒情言志的先例 。诗中运用以“山道”喻“仁道”的比兴手法,形象寓意十分恰切 。《离骚》中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求索”,就明显受到孔子诗的影响 。孔子游泰山,还有观览名胜,开阔眼界,增强道德文化素养的目的 。泰山上下有不少孔子游览遗迹 。
瞻鲁台 。在岱顶南侧,是孔子登山眺望鲁国的地方 。《孟子.尽心上》载:“孔子登东山面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故游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难与言 。这是讲知识境界要不断递进,才能有更高的道德修养 。”此处曾有“孔子小天下处”刻石,以志纪念 。”虎山 。在泰山南麓王母池东侧 。《礼记.檀弓》篇载:“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慨叹“苛政猛于虎” 。不过此处地势开阔,山峦疏旷,似非虎狼出没之地,“虎山”之称或系后人附会 。清乾隆皇帝在此立“乾隆射虎处”石碑,声称曾在此亲射猛虎,不少人信为史实,其实是附庸风雅,借题发挥,寓革除“苛政”之意罢了 。季札子墓 。在泰山以东莱芜口镇 。季札是吴王寿梦的第四个儿子,曾三次放弃继承王位,周游列国学习礼乐,是吴文化的集大成者 。孔子八岁时,季札曾专程赴鲁观看同代乐舞,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评价 。后来出使齐国,返途中长子夭折于泰山脚下,只好就地安葬 。《礼记·檀弓》记载,孔子认为季札是吴国最熟悉札乐制度的,曾专程前往观看季札长子的殡葬仪式 。现在季札子墓旁,仍立有“孔子观礼处”石碑 。盗泉峪 。在新泰木厂峪乡以南十五里,以“盗泉”得名 。《尸子》载:“孔子至于暮矣,而不宿于盗泉,渴矣而不饮,恶其名也 。”故有“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食嗟来之食”之说 。后人因恶其名,改“盗”为“道”,今称道泉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