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历史上刘备酷似岳不群?一生最恨之人非曹操( 二 )


【三国历史上刘备酷似岳不群?一生最恨之人非曹操】
可以看出,刘备虽然痛恨曹操,但为了自己的利益往往手下留情 。不过,三国时代还真有一个人,竟然逼得刘备痛下杀手 。不过,这个人可没有曹操的文治武功,他只是一名书生 。此人的名字叫做张裕 。而且,一向“以德服人”的刘备诛杀这位书生的缘由也颇为“无厘头” 。我们还是先来看一下《三国志·蜀书·周群传》里的记载吧:刘备与刘璋在涪城会晤,刘璋有个从事张裕,长了一脸的胡子,刘备嘲笑他说:“我曾经在涿县居住的时候,直到那里姓毛的人特别多,涿县县令称为:‘诸毛绕涿居乎’ 。”(表面意思是:诸多姓毛的绕着涿县居住 。其实是利用“涿、着”谐音嘲笑张裕的胡子:很多毛绕着长 。)张裕是个书生,难免书生意气,反唇相讥道:“曾经有个人当上了上党郡潞县县长,后来又做了涿县县令,后来辞官还乡的时候,有人写信给他要称潞长么漏了涿令,要称涿令漏了潞长,于是称他为:‘潞涿君’(露着君,嘲笑刘备无须) 。”
这里有必要注个说明,汉朝男性以胡须为美 。例如崔琰“须长四尺,朝士瞻望”,是当时公认的美男子;关羽也因为长着一把飘逸的胡子常常沾沾自喜;曹操也曾因坐骑践踏禾草,“割须代首”以令军纪 。刘备只是嘲笑张裕胡须的“造型”不够帅,可个张裕却没有口德,直接反驳比不长胡须的男人强吧 。这般公然的人格侮辱,当然伤了刘备的自尊心(“先主无须,故裕以此及之,先主常衔其不逊”《三国志》) 。刘备取代刘璋成为益州之主后,不久就寻个借口拿怀恨已久的张裕开刀 。爱才的诸葛亮觉得张裕罪不至死,上表请刘备放他一马 。先主答曰:“芳兰生门,不得不锄 。”意思就是芳兰长错了地方,也要锄掉,人才用错了地方,就是找死 。最后,裕遂弃市 。因为一句玩笑话,刘备忿恨诛杀一名手无寸铁的书生,难怪后人批判刘备此举“完全是挟嫌杀人,毫无法制可言 。”由此看来,天天嚷着“勿以恶小而为之”的刘玄德还颇有点金庸先生笔下那位贴着假胡子的伪君子岳不群的影子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