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王为何会失败?被杀前他说了一句话( 二 )


其实 , 这都是借口 , 荆轲一则内心胆怯 , 二则仍在算计 。太子丹曾说 , “诚得劫秦王 , 使悉反诸侯之侵地 , 若曹沫之与齐桓公 , 则大善矣;则不可 , 因而刺杀之” 。这是太子丹定下的上下策 , 让荆轲做好两手准备 。上策 , 让荆轲效仿曹沫 , 用匕首逼嬴政发誓退还土地 , 两国和好;下策 , 让荆轲直接干掉嬴政 。荆轲看中了上策 , 这样做 , 不仅可以立下大功 , 而且能全身而退 , 归国后一番富贵 。
然而 , 历史不能复制 , “柯地之盟”和“入秦定盟”不可同日而语 。不同时 , 不同势 , 不同事 , 志在统一天下的嬴政不是甘做一方霸主的齐桓公 , 书生意气的荆轲也不是孤注一掷的曹沫 。荆轲想学曹沫 , 那只能是他单相情愿 。
要等的人始终没来 , 也不可能来 , 荆轲在太子丹的催促下不得不启程了 。多日来 , 太子丹对荆轲那个好啊 , “尊荆卿为上卿 , 舍上舍 。太子日造门下 , 供太牢具 , 异物间进 , 车骑、美女恣荆轲所欲 , 以顺适其意” 。活了几十年 , 平日最多只能跟屠夫共饮劣质酒的荆轲哪受过这般待遇?如今要全部抛下 , 荆轲能舍得吗?能不想再回来享受上帝般的生活吗?虽然嘴上喊着“风萧萧兮易水寒 ,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 荆轲心里想的却是一定要回来 , 而且是风风光光地回来 。
当年 , “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 , 桓公左右莫敢动”的场景一直盘旋在荆轲的脑中 , 曹沫第二即将诞生 。图穷匕见时 , 荆轲“左手把秦王之袖 , 而右手持匕首纆抗之” , 想拉住嬴政 , 把匕首架在其脖子上 , 逼嬴政就范 。然而 , 荆轲失败了 , 嬴政的袖子太长了 , 他还没靠近目标 , 袖子就被他扯断了 。事情就坏在这上面 , 若荆轲直奔主题 , 把匕首直接刺向或掷向嬴政 , 嬴政根本没有活下来的可能 。
战机稍纵即逝 , 上策不成走下策 , 但一切都晚了 。嬴政受到惊吓后 , 跑得比野马还快 。气喘吁吁的荆轲 , 被嬴政趁机一剑斩掉一条腿 , 成了废人 。荆轲瘫在地上 , 最后来了个孤注一掷 , 结果有气无力 , 把匕首掷偏了 。死到临头 , 荆轲自嘲似的说了一句话 , “事所以不成者 , 以欲生劫之 , 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
【荆轲刺秦王为何会失败?被杀前他说了一句话】这是一句实话 , 道出了荆轲此行的真正目的 , 不是行刺 , 而是劫持 , 不是杀人 , 而是为了一纸随时都会被撕碎的保证书 。理想很丰满 , 现实很残酷 , 荆轲被乱刀砍死 。没有刺客的果断 , 没有必死的决心 , 没有过人的剑术 , 荆轲还未入秦时 , 就已经注定要失败 , 而且是完败 。荆轲最终毁在他的书生气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