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亲王呕心沥血倡导践行新政为何最终失败了?( 二 )


据学者研究,到1890年前后,中国国民经济总量重新跃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 。综合国力与军事力量虽不能与老牌资本主义强国相比,但在亚洲的中心地位与大国气势毕竟得到了相当程度的恢复 。
当时朝廷大臣大多守旧,对恭亲王的做法很不认同,例如大学士倭仁就反对几乎恭亲王所有的改革措施,最大的一次冲突是设立同文馆 。恭亲王也为了顾全大局,手段很软,请倭仁去主持,保证方向正确,倭仁因为缺乏实践经验,只好退缩 。同治后期至光绪前期,清廷“清流”言官的活动达到顶峰,虽然客观上起到了“整顿积弊”督促行政的效果,但不少也是“沽名钓誉”、“纸上谈兵”,对于主持政府日常事务的恭亲王来说压力很大 。这一切,奕基本上用顾全大局的软手段应对和化解 。
朝臣还好应付,曾经“同舟共济”的慈禧太后就不那么好伺候了 。加上奕时常一意孤行,不注意小节,许多事都未奏明两宫太后而独断,使得慈禧日渐不满 。随着慈禧掌政经验不断丰富,而有议政王身份的奕就成了慈禧专权的阻碍,虽然两人的矛盾并不在于政策,对于自强新政也并无异议 。
1865年3月,慈禧太后利用言官的一道折子,发出了罢黜奕的懿旨,称恭亲王妄自尊大,目无君上,所以革去一切差使,不准干预公事 。奕认罪复职后,失去了“议政
王”的头衔,不过他仍为朝中首领,许多政令仍需依靠他来决定 。慈禧这次也只是惩戒一下恭王,没想动真格的 。
然而,光绪七年(1881年)三月,地位在慈禧之上的慈安皇太后猝死,使慈禧与恭亲王之间的平衡彻底被打破 。
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 。奕指挥的军机处进退失据,和战不定,最后清军败退 。3月13日,慈禧太后借口“委靡因循”,罢去恭亲王一切职务,令居家养疾,改组后的军机处为醇亲王(光绪之父)一派人物所掌控,史称“甲申易枢” 。短短几天时间内,羽翼已丰的慈禧太后就完成了对清朝中枢机构的大调整,手腕干净利落 。难怪恭王于罢政后曾作感事诗一首,有句曰:“手拍栏杆思往事,只愁春去不分明”,迷茫之情,溢于言表 。
此后,恭亲王则形同闭门思过,不入内廷凡十年,直到甲午战败之后,他才又被起用为军机大臣 。此时的恭王名位与权势已不如当初了,行事更加戒慎恐惧 。
北京恭王府

“保守与激进”
恭亲王呕心沥血倡导践行“新政”,然而他对国家“自强”的期待并没有变成现实 。1894年中日黄海一战,举全国三十年积累创建的北洋海军顷刻瓦解 。紧接着,马关议和,割地赔款,大清王朝陷入空前的政治危机 。
洋务新政“只变其末不变其本”的反思很快被朝野各界所认同 。此时,重掌军机的恭亲王奕也期待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改革,重建一个高效廉洁政府 。无奈清政府积弊太重,而且奕也真的老了,他在勉为其难地维持着残局 。
1897年底,原本与中国关系还算友好的德国突然不宣而战出兵强占胶州湾,中国民族主义情绪因此再度高涨,以康有为为代表的年轻一代提出政治改革的目标,要求清政府取法俄日,从根本上铲除旧制度的根基,建立君主立宪体制 。
康有为的呼吁逐步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喝彩,光绪帝令奕认真研究这些建议 。作为稳健的政治家,奕当然无法认同康有为的政治理念,更不主张采纳改变大清王朝固有政治体制的激进变革 。
晚年的奕办事总以保守成局为己任,认为目前国家虚弱已极,不宜再有变动,先是违光绪之意促成马关条约的签订,又以“本朝成例,非四品以上大员不得召见”为由,不让光绪同康有为直接对话 。因为他了解光绪年轻气盛, 冲动又缺乏政治经验, 若再有康有为的一番面晤鼓吹, 还不定出个什么乱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