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篷|“Z世代”在震中:“熊猫侠”向险而行 书写“硬核”青春答卷


帐篷|“Z世代”在震中:“熊猫侠”向险而行 书写“硬核”青春答卷
文章插图

【 帐篷|“Z世代”在震中:“熊猫侠”向险而行 书写“硬核”青春答卷】唐大萍左手大拇指划伤。 贺劭清 摄
中新网泸州9月18日电 题:“Z世代”在震中:“熊猫侠”向险而行书写“硬核”青春答卷
采访人员 贺劭清
18日清晨,刚在泸县地震震中福集镇安置点为灾民分发完早餐用的筷子,青年志愿者何怡娴又和同伴一起抬着竹筐,去各个帐篷搜集空矿泉水瓶。在这位14岁女生看来,虽然自己做的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正是这些小事打破了震后的压抑感,让她有一种帮助他人的成就与快乐。

帐篷|“Z世代”在震中:“熊猫侠”向险而行 书写“硬核”青春答卷
文章插图
何怡娴去各个帐篷搜集空矿泉水瓶。 贺劭清 摄何怡娴的左臂贴有“熊猫侠”贴纸,这是四川500余万名青年志愿者的统一标识。2021年9月16日4时33分,四川省泸州市泸县发生6.0级地震。共青团泸州市委发出《告社会组织和志愿者书》,呼吁社会组织和志愿者依法有序、科学有效地参与此次灾害的应对。面对突发灾情,不少“Z世代”勇敢站到一线,向险而行,书写“硬核”青春答卷。
因为房屋在地震中受损,何怡娴与父母被转移到福集镇安置点。“看到那些救援叔叔们的辛苦,就想着报名当志愿者,虽然我年龄小,但是我还是可以去帮助比我更小的弟弟妹妹们。”何怡娴说,这是自己第一次当志愿者,希望今后还能继续参与志愿服务,用“熊猫侠”的身份帮助更多人。

帐篷|“Z世代”在震中:“熊猫侠”向险而行 书写“硬核”青春答卷
文章插图
何怡娴的左臂贴有“熊猫侠”贴纸,这是四川500余万名青年志愿者的统一标识。 贺劭清 摄福集镇安置点临近教学楼的一侧,临时搭建的“帐篷学校”开始了地震后的第二课。“我们16日晚赶到震中搭建了‘帐篷学校’,希望通过和小朋友做游戏、讲故事,缓解地震给他们带来的创伤。”“帐篷学校”老师何媛媛是泸州叙永职高学生,未满20岁的她已在叙永公益儿童服务站志愿服务半年,拥有丰富的“童伴”经验。
何媛媛介绍,这所刚开学的“帐篷学校”已迎来40余名“新生”,学校共有3名老师,每天晚上老师会根据小朋友当天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规划第二天课程。“帐篷学校”计划在灾区驻扎两个月,学生们全部复课后,“帐篷学校”将转为周末开课。

帐篷|“Z世代”在震中:“熊猫侠”向险而行 书写“硬核”青春答卷
文章插图
安置点的学生在学习。 张浪 摄在距福集镇5公里的泸县人民医院,“95后”护士胡飞艳穿上白大褂,开始了新一天了工作。“地震时我从睡梦中惊醒,当时很害怕,披上衣服、拿起手机就往楼下跑。”胡飞艳说,刚到楼下不久,便收到了“急诊科有大量受伤病人,需要支援”的消息。
“到处都是头流血、脚受伤,需要紧急处理的伤者。”回忆起赶回急诊科看到的场景,胡飞艳说,当时还有不少青年医护人员回到医院帮忙。“虽然心里很害怕,但是看到陆续赶来的病人,就顾不了内心的恐惧了。做了这份工作,这就是我的使命。”

帐篷|“Z世代”在震中:“熊猫侠”向险而行 书写“硬核”青春答卷
文章插图
“帐篷学校”学生上课。 张浪 摄泸县新梁才学校安置点内,25岁的玉蟾派出所女警唐大萍正忙着帮村民安装新运达的折叠床。出警、巡逻、维持安置点秩序……地震以来唐大萍还未回过家,尽管连轴转的两天让她双眼布满红血丝,左手大拇指划伤,但谈及自己的工作,她只是淡淡地说“遇到灾难,青年人当然要冲锋在前。”
等到帐篷内所有的折叠床安装完毕,唐大萍蓝色警服已被汗水浸湿。看到远处有运送救援物资的卡车抵达,她又快步上前帮忙搬运。“他们能搬得动,我也能。”这位英姿飒爽的女警笑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