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宪成
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浙党吏部尚书郑继之主持丁巳京察,是神宗朝最后一次京察,齐(亓诗教、周永春)、楚(官应震、吴亮嗣)、浙(姚允文、刘廷元)三党大肆斥逐东林党人 。至此朋党之争,愈演愈烈 。
泰昌元年(1620年)的移宫案中,杨涟、左光斗等东林党人拥立太子朱由校继位有功,赵南星、高攀龙、顾大章、夏嘉遇、周宗建等重新启用 。1623年(天启三年)东林党人主京察,又逐齐楚浙党,明末考核京官的制度成为党争的工具 。明末国子祭酒倪元璐说:“其始天子静摄,听臣工群类之自战而不为之理,所谓鼠斗穴中,将勇者胜耳 。故其时其血玄黄,时胜时败”
【东林党争是怎么回事?东林党争的起源、经过和结果】天启三年(1623年)京察,赵南星掌吏部,力斥浙党、齐党、宣党等三党官员亓诗教、赵兴邦、官应震、吴亮嗣等“先朝结党乱政”,议当罢黜 。
东林党狱
明熹宗时,政治极度腐败,太监魏忠贤独揽大权,自称“九千九百岁”;实行血腥镇压,他控制卫厂特务机构,爪牙遍及各地,随意杀人,施行刑罚 。他又拆毁全国书院,许多东林人物被迫害致死,朝野忠良尽去,还殃及边防将帅,如熊廷弼、袁崇焕等 。明思宗继位后,对东林党的迫害才告停止,东林党在崇祯初年暂时抬头,但明思宗又说:“朕御极之初,撤还内镇,举天下大事悉以委大小臣工,比者多营私图,罔恤民艰,廉谨者又迂疏无通 。”在处斩袁崇焕后,东林党的声势又告衰落,皇帝最后只能信任宦官,阉党势力复起 。
东林诸人,多数是知直不知曲的君子,对个人声名之看重甚于国家利益,争意气而不争是非,君臣之间尤喜意气用事,明万历朱翊钧则因为立储一事与大臣反复较量,最终虽屈服于众意,竟置江山社稷于不顾,深居后宫不问国事达三十年之久 。黄宗羲《明儒学案》说:“天下君子以清议归于东林,庙堂亦有畏忌 。”“东林中亦多败类,及攻东林者,亦间有清操之人 。”“方东林势盛,罗天下清流,士有落然自异者,诟谇随之矣 。”凡不合东林人士法眼者,就被视为小人,齐楚浙党不一定服气魏党,但一时走投无路,大多投靠魏忠贤门下 。魏忠贤的助手魏广微之父魏允贞生前和赵南星、顾宪成是好友 。魏广微当了大学士后,以子侄辈的礼数三次登门拜访,赵南星硬是闭门不纳,逢人便说“见泉无子”,魏广微深恨不已,怂恿魏忠贤残酷镇压东林党人 。高阳批评赵南星“正气可敬,却微嫌刚愎,行事直道而行,不说后果,因而把一些游离分子都逼到阉党那面” 。美国学者贺凯(Charles O.Hucker)在《明末的东林运动》一文说:“明末东林运动的失败,代表传统儒家价值观念与现实恶劣政治势力斗争的一个典型,他们是一支重整道德的十字军,但不是一个改革政治的士大夫团体 。”
南明时期
东林党与阉党之争,一直延续到南明时期;阮大铖打击东林党人向来不遗余力,本来阮大铖和东林诸君子关系不错,但受到赵南星的打压,最后干脆倒向阉党 。当时史可法与东林党人力主拥立潞王,史可法写信给马士英说明福王“七不可立”,马士英却抢先拥立福王 。史可法在东林党与阉党之间两难 。《桃花扇》记载阮大铖刻意逢迎复社的吴应箕、沈昆铜、沈眉生等人,结果反被责打一顿,后来阮成为南明重臣,立刻展开报复行动 。
永历朝又有所谓吴楚党争,是瞿式耜与广东军阀李成栋、广西军阀庆国公陈邦博之间的斗争,楚党的幕后人物为瞿式耜和李元胤、袁彭年、丁时魁、蒙正发 。吴党有堵胤锡、陈邦傅、王化澄、朱天麟 。堵胤锡等人主张联合原大顺军和大西军 。何腾蛟、瞿式耜则排斥农民军 。吴、楚党争使得南明与大顺军、大西军的战力始终无法整合,最后亡于清军之手 。
- 赵丹阳:东林党争是隐没的明亡真相
- 刘备自诩中山靖王之后是真的吗?宗谱早已不可考
- 高阳公主是唐太宗最喜欢的女儿吗?李世民女儿结局
- 三顾茅庐的根本原因:只是刘备诸葛亮心思的契合
- 兵马俑主人不是秦始皇?真正主人或为秦宣太后
- 戈曾在冷兵器中那么显赫是和车战有关么?
- 朝鲜为啥要跟韩国打仗?朝鲜战争的导火线是什么?
- 七夕谜团:与董永相恋的是七仙女还是织女
- 历代大一统的开国帝王统一全国所需年限是多久
- 元顺帝遗腹子朱棣到底是谁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