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作战计划层面,杨镐既没有为各军指定明确的作战目标(只是笼统地称为“攻奴酋之北面”,“攻奴酋之南面”等),也没有指派配合策应的作战任务 。四路明军总兵都称“主将”,互不统属,在300公里长的战线上分头推进,各自为战 。
在这种混乱的部署下,杨镐在大军开进后即失去对部队的掌控 。整个战役期间,他也不派斥候部队侦察,更没有掌握一支强大的预备队随时支援关键战场 。直到战败,他才知道部队已与敌军接触 。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二月二十五日,早春的辽东大雪纷飞,寒风彻骨,天气状况根本不适合行军作战 。但在内阁和兵部严厉催促下惊惶失措的杨镐,不顾部下将领的反对坚持出师 。八万八千名大明官兵们在积雪的黑土地上艰难开拔了,向着即将吞噬他们的林海雪原迤逦而去 。
▍萨尔浒前摧兵锋:速攻战术玩不转
明朝西路军约3万人 。总兵杜松抢头功心切,一日内冒雪急行百余里,在三月一日进抵浑河岸边 。杜松非常轻敌 。他看浑河水浅不及马腹,说什么“入阵披坚,非丈夫也 。吾结发从军,今老矣,不知甲重几许!”便赤膊上阵,率领部分骑兵快速渡河,将辎重车营远远抛在后面 。
他希望用速攻战的方式直捣赫图阿拉,打努尔哈赤一个措手不及,这就是著名的“捣巢”战术 。过去明军用类似的战术对付蒙古鞑靼部时屡试不爽,然而用来对付后金,效果又将如何呢?
速攻战必须具备两个要素才能成功 。一是突然性,出敌不意抢占战略主动权;二是以强击弱,集中力量在短时间内消灭较弱的敌军 。要打出一场漂亮的速攻战,知己知彼至关重要 。然而,鲁莽骄傲的杜松却根本不了解他面前的的对手 。
与蒙古部落一盘散沙,多以骑兵游击袭扰不同,后金以八旗编制统一了军事力量,作战以步骑混编,正面冲杀的战术为主 。八旗每个作战单位分长甲(骑兵)、短甲(弓箭手)和两重甲(重装步兵)三个兵种 。
战斗时,穿戴重甲的步骑兵冲锋在前;穿短甲的弓箭手在后掩护;最精锐的禁卫骑兵“巴牙喇”作为总预备队,随时接应 。杜松就这样冒冒失失带着部分人马赴战,结局已然注定 。
杜松一路与后金主力首先在萨尔浒附近的吉林崖和界藩山等地交锋,明军开局颇有小胜,打破后金两个前哨营寨 。但等到大贝勒代善、四贝勒皇太极等人率军驰援后形势大变 。
杜松攻打吉林崖的前锋受阻,后方驻扎在萨尔浒大营的部队又遭努尔哈赤亲率五旗3.5万大军的全力进攻,遂遭分割歼灭 。明军尸横遍野,散落的军器和尸体像流冰一样飘满了浑河 。
杜松身中十几箭而死 。由于长期武备废弛,明军许多官兵除了胸背披甲之外其他部位并无保护,常被后金弓箭手“于五步之内,专射面胁,每发必毙” 。相比之下,后金军重装部队配备头盔、面具、护肩、护臂、护心镜,还专门制造了保护胁部的“护腋”,防护非常严密,连一些战马也披上了重铠 。
这些甲胄皆是精铁所造,不但能防箭,也对三眼铳这类射程不远、命中率低的火器有较佳的防护作用,甚至连一些鸟铳也不能击穿 。战后,军火专家徐光启曾上疏提请紧急制造大号鸟铳(长约5尺5寸以上)来专门制敌 。
杜松战死之后,留在后方的车营也遭后金奸细暗算,很多火器在被蓄意焚毁,实力大损 。这支剩下1万人左右的车营部队由龚念遂带领,在斡浑鄂谟掘壕列炮进行防御,但很快在努尔哈赤与皇太极亲自带队冲锋之下,遭到灭顶之灾 。明军进攻主力西路军自此覆灭 。
▍尚间崖下穷神机:火枪车阵失灵
明朝北路军约2.2万人从二月二十八日经三岔儿堡出发 。三月初二总兵马林得到西路军战败的消息,非常惊恐 。他不听诸将建议,拔营退往抚顺东北的尚间崖,在此扎下大营 。他又命部将潘宗颜等驻守斐芬山,挖战壕列车阵 。并派军援助留驻于斡浑鄂谟的西路军车营龚念遂部,三军成犄角之势防御,期望能顶住后金的进攻,等待女真叶赫部援军到来 。
- 后金崛起:萨尔浒之战
- 一江山岛战役中的主攻部队是哪支?现在变革转型了
- 青树坪战役中,四野49军的损失到底有多大?
- 青树坪战役战况有多惨烈?送饭到集合地,怎么也叫不醒指战员
- 萨尔浒战役中,八旗军战斗力如何?那么强悍的战斗力是怎么来的
- 四平战役中,林总为什么生气掀桌子?手下爱将带房东女儿投奔杜聿明
- 扬州之战的背景是什么?怎么评价在这场战役
- 迫使明朝由攻转守的明清萨尔浒之战,发生在东北哪儿?
- 平潭岛战役的反火攻战术是什么?烧得国民党军队残骸遍地!
- 水浒中死的最悲壮的好汉,死后还不忘记,助宋江打赢方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