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李光弼唐朝名将李光弼的功绩有哪些( 二 )


朔方节度
公元758年(乾元元年)八月,唐肃宗再次诏李光弼入朝,升侍中,改封郑国公,九月命郭子仪、李光弼等九节度使十万大军讨伐安庆绪,因为肃宗不相信李、郭,不设主帅,只派不懂军事的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总揽诸军,邺城之战,结果大败,李光弼败不折兵 。邺城兵败,鱼朝恩把责任推到郭子仪身上 。
公元759年(乾元二年)七月,唐肃宗夺剥夺郭子仪兵权,任命李光弼代替郭子仪为朔方节度使(治灵州,今宁夏吴忠市境内)、天下兵马副元帅,率五百亲兵赴洛阳统帅朔方军 。
同年八月,李光弼又被任命兼幽州长史、河北节度使 。李光弼撤出洛阳,移军河阳,留洛阳空城给史思明 。十月,史思明进攻河阳,李光弼这次又发挥才能,他看到史思明作战主要依靠良马千余匹,这些马每天都在黄河南岸沙渚上洗澡,便心生一计,挑选军中母马五百匹,把它们所生小马驹留在城内,把马全部赶到黄河北岸,母马因为挂念城中小马驹,就嘶叫不停,史思明的战马听到以后,也都随之跑到黄河北岸,被唐军所获 。接着,李光弼又用木杆铁叉叉住史思明黄河上的火船的进攻 。史思明损兵折将,亲率大军再进攻河阳,李光弼身先士卒,他事先在靴内藏刀,对将士们说:“战,危事 。吾位三公,不可辱于贼 。万有不捷,当自刎以谢天子 。”三军感动,部将李抱玉、荔非元礼等率兵奋勇杀敌,大败叛军,杀敌一万余,生擒八千余人 。河阳之战李光弼再次表现了杰出的军事才能,“河阳之战”大胜,牵制了史思明主力军,保障了潼关和长安的安全 。
公元760年(乾元三年)正月,唐肃宗加李光弼太尉兼中书令 。
中兴第一
公元761年(上元二年)二月,唐肃宗轻信宦官鱼朝恩,不听李光弼正确意见,命李光弼冒险进攻洛阳 。李光弼无可奈何,留李抱玉守河阳,自己与朔方节度副使仆固怀恩会同鱼朝恩进攻洛阳,仆固怀恩不听李光弼军令,不在洛阳城北邙山而在平原布阵,结果大败,唐军只好退守闻喜(今山西闻喜),史思明虽然获胜,却被其子史朝义杀死 。唐肃宗以邙山之败罪在仆固怀恩,拜李光弼为侍中兼河中节度使 。后又任命为河南副元帅、太尉兼侍中,统率河南、淮南、江南、浙江等八道行营节度,出镇临淮(今属江苏),进攻史朝义军 。李光弼先克许州(今河南许昌),活捉史朝义将李春,再入徐州(今江苏徐州) 。唐代宗即位,封雍王李适(kuò)天下兵马元帅 。史朝义九十万大军被困洛阳,兵败 。
公元762年(宝应元年),李光弼进封为临淮郡王,赐铁券,图形凌烟阁 。
公元763年(宝应二年)正月,史朝义走投无路自杀身亡 。历时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平息,李光弼自始至终参加指挥大军,一直是唐军平叛主将之一,发挥了出色的军事才能,指挥唐军歼灭叛军有生力量,为平息内乱立了头功,《新唐书》称赞李光弼在平息安史之乱中,“战功推为中兴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