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治|郑瑞强:不管这次派不派我去 我先做好准备( 二 )


决心之外,郑瑞强有自己的担心,他觉得“重症”一词可能会给老百姓带来“误解”,虽然是重症医生,但他和同行们关注的,不仅仅是在ICU的病人,“从武汉之后,我们已经早早介入普通型患者的治疗,尽量阻止或降低病人从普通型发展到重型、危重型的比例,甚至个别高危因素较多、转为重型倾向较大的患者,可以提前收入到高危病房中,集中管理。最好让病情止步在普通型阶段。”郑瑞强把这种救治策略称为关口前移,“不是我们重症医生到了哪里,那里就一定有重型患者。”

救治|郑瑞强:不管这次派不派我去 我先做好准备
文章插图
郑瑞强。受访者供图
从“1”到“2”,他随时准备出发
多个疫情防控一线,给郑瑞强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是武汉。
他驻守在武汉肺科医院,最后撤离武汉时,武汉肺科医院为郑瑞强定制了一个“江苏001号”工牌,因为他是支援这家医院的第一位来自江苏的专家。2020年1月23日,农历腊月二十九晚上,武汉下着雨,在距离武汉最近的汉川站下车后,汉川卫健委工作人员驱车将郑瑞强送至汉川和武汉交界处。手拎一个登机箱,身上一个背包,手里举着一把伞,郑瑞强就带着这些家当,从汉川走到武汉。在武汉肺科医院,郑瑞强还是最后一批撤离的江苏专家。
他的抗疫历程从“1”进阶到“2”。
离开武汉后,郑瑞强还在抗疫的路上,医院的同事帮他计算过,新疆、大连、石家庄、南京、扬州多地出现散发疫情后,他都在一线。2020年,郑瑞强刚好有200天在抗疫一线。每天的救治工作之余,郑瑞强会抽空跟家人视频聊天。郑瑞强的女儿今年上高三,她出生那年,SARS来袭,刚怀孕两个多月的爱人,送郑瑞强去了抗击非典的一线,提到这里,郑瑞强发出了一声跟绝大多数父母一样的感慨:“一转眼她已经长大了。”
现在的郑瑞强,看到新闻报道哪里有本土确诊病例,“这次会不会派我去,我先做好准备”,已经成为他给自己的“基本设置”,他明白,如果需要,一个电话,就得奔赴抗疫一线。郑瑞强准备了一个固定的行李箱,随时拎起来可以走,只是收进去的,是不同季节的衣服。他笑着回忆起在武汉的经历,撤离武汉前,天气已经开始转暖,自己带的衣服捉襟见肘,T恤就是“紧缺”的物资之一,这时的“重症八仙”,更像是一个集体,“童院长、管教授等从不同渠道帮大家联系解决物资问题,我们中的唯一一位女医生,姜利教授成为临时的生活委员,负责帮大家统计衣服尺码等,物资到位后,也会帮助分发到每个人手上。”
郑瑞强期待着,下次“重症八仙”齐聚,不是在救治患者的病房里,而是疫情退去,在某个学术会议的现场,他们交流着业务与经验。
新京报:如何看待“重症八仙”这个称呼?
郑瑞强:实际上更像是个戏称,我自己的理解是,当时武汉抗疫最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在即将取得胜利的阶段,我们八个人其实是重症医护人员的代表,这就是一个称谓。
本版采写/新京报采访人员 张秀兰
校对 杨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