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调生|大浪村,一条来自厦大的锦鲤在扑腾!( 二 )


北海本地的番茄,大多是外地运过来的,如果大浪村搞成了自己的番茄种植基地,销路自然也有保障。
可让他没想到的是,就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之时,“东风”却“掉了链子”,没有一个村民响应,大家都不愿意种。

选调生|大浪村,一条来自厦大的锦鲤在扑腾!
文章插图

李冬为脱贫户送去阉鸡苗
按理说,这笔账很容易算,苗和肥不用花钱,种番茄收益更高,成熟期还短,村民只需拿出几百块钱租地,最主要的投入就是体力,这么好的事情,为什么会不愿意干呢?
不论李冬如何苦口婆心的做工作,大家就是不买账,此事至今仍处于“搁浅”状态。
“如果实在没办法,就只能我们驻村工作队员自己上了。”李冬略显无奈的告诉采访人员。
虽然“自己上”也有好处,所得收益可以尽归村集体所有,但驻村队的本意是想让老百姓多些收入,况且,队员们也没种过地,皆非专业人士,恐怕也种不好。
“事实看来,这一想法多少还是有些不成熟”,不过现在想想,他似乎也能够理解个中缘由,当新事物遇上旧观念,往往不可避免的需要激烈碰撞一番。
“对农户们来说,小富即安的心态很普遍,维持现状即可满足。”他说。
村民思想也比较保守,对新事物不易接受,总觉得未知即风险,担心卖不出去,“但其实销路我们都已经协调好了”。
这件事让李冬发现,自己的能力还很匮乏,这既体现在农业技术上,更体现在与老百姓的交流沟通上,让老百姓相信自己属实是一门学问。

选调生|大浪村,一条来自厦大的锦鲤在扑腾!
文章插图

李冬到脱贫户家中查看用水安全情况
且说另一件让李冬同样头疼的事。
大浪村家家户户都有酿酒的传统,不过一直以来都是各自为营,你一壶我一桶,不成规模。
驻村工作队了解后发现,村民自酿的米酒很有特色,前景可期,便准备在酒上下下功夫。
这次倒比种番茄要顺利一些,“大浪米酒”的商标跑下来了,村民家的酒也包装起来了,可接下来的资金、销售等一系列问题又接踵而至。
李冬自然不满足于“小打小闹”,但如何把米酒产业做大做强依旧是“两眼一抹黑”。
他认为,很多时候,基层干部有冲劲,想干事,但找不到方向,就如同一拳打在棉花上。
有时看到新闻中一些其他乡村的成功案例,但他们成功背后都做了哪些努力,往往语焉不详,并不是表面看到的那么简单。

选调生|大浪村,一条来自厦大的锦鲤在扑腾!
文章插图

李冬到村民家中开展人大选举宣传工作
“我们的视野还是不够开阔,应该多给我们出去培训学习的机会,走一走,看一看,能借鉴多少是多少”。
他笑称,有的报道会提到某某村用几百万的资金撬动了几千万,但是我们都很好奇,这几百万是哪来的?
在过去的五个月时间里,迷茫似乎成了李冬的常态,经常是空有一些大胆的想法,一到落实层面就哑了火。
至于“大浪米酒”,目前还处于无资金、无销路、无思路的“三无”状态,下一步如何发展,他仍在探索中。
“现在的打算只能是先利用一些校友资源,让大家都尝一尝,用质量说话。”李冬说,“毕竟对于自己的产品,我们还是有信心的。”
3
“失败不可怕,只要努力,总有做成的一天”
虽然从结果上讲,李冬这五个月的工作并不尽如人意,但要说收获,也着实不少。
其中最难能可贵的是,他对“为人民服务”有了更深的理解。“以前只是挂嘴上说说,至于啥才叫为人民服务,怎么服务,没什么具体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