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的楚河汉界,如今什么样? 楚河中国之最( 三 )


战国后期,楚国都城由郢都迁到陈,主要也是因为当地交通方便、商业繁荣 。位于济水、菏水交汇处的宋地陶(今山东定陶)更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天下之中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的商业城市 。此地顺菏水可到江淮,沿济水可到临淄,由济水入洛水可到洛阳,沿濮水向北行则可到濮阳 。卫都濮阳地处濮水之滨,在战国时期也是一个相当有名的经济都会,当时人们以“陶卫”并称 。时人欲得封地,目标便是工商业发达之城市,当时便有“请裂地分封,富比陶卫”的说法 。前286年,齐军灭宋,引起诸侯恐惧 。两年后,燕、秦、魏、韩、赵,五国伐齐 。于是赵取济西,魏占宋地,秦得原在宋境的定陶 。当时穰侯魏冉专权,在秦军取得陶地后便据为其封地,以致“穰侯之富,富于王室”……实际上,这些城镇的富裕,并不是靠耕种田地,而是因为占据了鸿沟水道的交通要冲 。
在航运之外,鸿沟水系的形成也大大改变了中原地区的灌溉条件 。用司马迁在《史记》里的话说,“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 。至于所过,往往引其水益用溉田畴之渠,以万亿计,然莫足数也 。”魏惠王曾对孟子说:“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河内(今河南省黄河以北的地区)如果发生灾荒,就将那里的部分百姓迁移到河东(今山西省境内黄河以东的地区),并将粮食运送到河内救济留在那里的百姓;如果河东发生灾荒,也采取同样的办法 。这种做法,表明魏国国家储存着一定数量的粮食,从一个侧面说明农业生产的发达 。而大梁一带的鸿沟运河流域,正是魏国农业最发达的地区 。当时的一般亩产为“岁兼美恶,亩取一石” 。而《管子·治国》则说:“常山之东,河汝之间,蚤(早)生而晚杀,五谷之所蕃熟也 。四种而五货,中年亩二石,一夫为粟二百石 。”这与鸿沟运河于农业灌溉有大利自然是分不开的 。
郑州桃花峪黄河公路大桥,位于河南省郑州市荥阳市 。大桥南侧的隧道穿过广武山(昔称三皇山,?称敖山,当地人称邙山)
渐至湮废
进入西汉后,鸿沟逐渐不复往日荣耀 。经历秦末剧烈战乱后,关中居民流离逃亡很多,人口减少,对输入粮食的需求大为减少 。加上汉初提倡黄老之治,与民休养生息,一切设施只求将就过得去 。因此每年的粮食、物资消费有限,基本上取自关中地区,如有不足,则向关东地区征调一些粮食、物资,作为补充,故数量不多 。据文献记载,当时“漕转关东之粟,以给中都官,岁不过数十万石”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先前十分受人注意的鸿沟,在汉初一段时间里也显得较为萧条 。当然,敖仓的价值犹在 。汉高帝十二年,淮南王黥(英)布反,薛公与汉高祖刘邦论天下形势,认为若黥布“据敖仓之粟,塞成皋之险,胜败之数未可知也”,结果黥布有勇无谋,采取薛公口中的下策“东取吴,西取楚,归重于越,身归长沙” 。结果这次汉初异姓诸侯王规模最大的一次造反很快失败 。恰如薛公之言,“陛下安枕而卧,汉无事矣” 。
到汉景帝时,同姓诸王的吴楚七国之乱爆发(前154),其始作俑者吴王刘濞发动叛乱时,手下谋士应高就主张“守荥阳敖仓之粟距汉兵” 。但刘濞不用其谋,全力攻梁,屯兵于睢阳城下 。而汉将周亚夫则疾速出关,会兵于荥阳,扼住吴楚军队西进关中的要道,先使自身立于不败之地,然后进军反击,一举掌握战局主动权 。
到汉武帝元光三年(前132),鸿沟又遭到一次厄运 。黄河在濮阳附近决口,向东南奔流,一直流到菏水、泗水,更下流到淮水 。作为一条人工开凿的运河,鸿沟本来就不如天然河道深,相比自然河道更容易淤塞 。这次黄河决口,河水泛滥而出,淹塞严重,濮阳、定陶、睢阳、彭城等地经济都会随之萧条,定陶甚至从此一蹶不振 。到公元11年,黄河经历历史上第二次大的河道改道,鸿沟水系的重要水柜圃田泽也因黄河水患逐渐消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