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魏晋行书,王羲之开文人书法先河;王献之,“破体”先行者 历史上王羲之最高的书法( 三 )


其行书一改汉魏朴质之风,创妍美流便之体,精研体势,损增古法,遂至神妙 。从小可见其志 。少时跟随卫铄(卫夫人)学书,卫夫人在《和南帖》中跟友人说:“卫有一弟子王逸少,甚能学卫真书,咄咄逼人,笔势洞精,字体道媚 。”当然,王羲之最成功的书体是行书,行楷胜于行草 。
后人评价甚多,列举如下 。南朝陶弘景《与梁武帝论书启》云:“逸少学钟,势巧形密,胜于自运 。”南朝梁武帝《古今书人优劣评》云:“王羲之书,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故历代宝之 。”南朝庾肩吾《书品》云:“(王羲之)功夫不及张,天然过之;天然不及钟,功夫过之 。”唐太宗《王羲之传赞》云:“详察古今,研精篆素,尽善尽美,其唯王逸少乎!观其点曳之工,裁成之妙,烟霏露结,状若断而还连;凤翥龙蟠,势如斜而反直 。玩之不觉为倦,览之莫识其端 。心摹手追,此人而已,其余区区之类,何足论哉!”
本来,在南北朝时期,对待王羲之的成就还比较辩证,甚至有时王献之的行草风格更受人欢迎 。但到了唐太宗“推羲抑献”的态度出现,将大王推上“书圣”的宝座,而将王献之打入冷宫,直接影响了初唐的书法评论,如孙过庭《书谱》也是这个观点 。直到张怀璀出来以书体论书,肯定了王羲之行书成就,而对其草书多所贬斥,才算比较公允 。最初,王羲之书法不如庾翼之书,到后来俱变古法,将古质、古雅之行书改为新妍、流便的行书,风气自然一新,形成“今体”的特征 。王羲之的行书被称为“王体”、“右军体”、“逸少体”等,主要成就如下 。
第一,他是行书“内撅”笔法的开创者
“内撅”又叫“中含”,他将隶书内敛方折的笔势用于行书中,以骨取胜,尖锋入纸,所谓“一拓直下”,爽利精妙,沉着道劲,笔势道媚,点画精丽,使线条具有弹性和张力 。用笔按锋直引,迅牵急掣,笔势道劲爽利,环转纵引,点画上则锸锐方硬,沉稳厚重 。王氏在变革钟书的行书时,用笔更为简练明快,改钟书之“翻笔”为“一拓直下”,发挥了折笔和侧锋,简便明快,达到所谓“爱妍而薄质”的地步 。大王之书内撅,刚健中正,流美而静,小王之书刚用柔显,华因实增,形成两种对立而又互补的笔法系统 。
第二,结构中宫紧收,骨法洞达,体态轻盈,最得中和之美
字态则势巧形密,雄秀天然 。结体重心安稳而多姿态,刚柔相济,虚实互生,稳健而不呆板,活泼而不佻达,敬正相生,曲直合度,最易获得雅俗共赏之美 。与钟书相比,王书更为敬侧,一改过去的横斜而为斜画紧结,剔除钟书上的隶意,偏旁部件之间形成了大小、高低、偏正的关系,字态敬侧,富有顾盼的情调 。
第三,章法上的疏密、正斜、收放、敬正、方圆充满辩证法
尤其是部分连写和部分断开,前后交替,错落有致,出现了“疏可走马,密不容针”的效果 。如《丧乱帖》、《初月帖》等 。王氏整合了前人的成果,在生活阅历中找到了自然表现的款式和格局,更能自由地表达书家的笔情墨趣 。款式与审美的结合,使书法创作成为自觉的文人行为,突破了隶书、章草单一、雷同的布局模式 。
第四,文人书法格局的奠定 。王氏行书从形式到内容都有了革新,代表着文人书法的审美趋向,作品多为自由书写形式一文书并茂,如《兰亭序》的抒情风格 。同时也成为“帖学”派的始祖,尺牍之工,千古流传 。《宣和书谱》将王羲之列为“草书三”,最后也列其行书数十帖,肯定其书“趋向超绝,非碌碌者所能望尘”的不凡之处 。宋元书家中文人仰慕的“晋宋问人”,就是糅合儒道思想的超脱的王羲之之类的人物 。他们将书法视为表现心意和志趣的载体,文书并茂,风流妍妙,提升了书法的艺术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