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乌素|陕西靖边一家四代人接力治沙 毛乌素沙地腹地4.5万亩沙地变绿洲


毛乌素|陕西靖边一家四代人接力治沙 毛乌素沙地腹地4.5万亩沙地变绿洲
文章插图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榆林已经很难找到大范围的连片沙地
【 毛乌素|陕西靖边一家四代人接力治沙 毛乌素沙地腹地4.5万亩沙地变绿洲】大众网·海报新闻采访人员 陈嘉伟 陕西靖边报道
1984年,年过花甲的陕西靖边县毛团村村民郭成旺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承包村里一万亩荒地用于“植树”,换算成我们更为熟知的单位平方米时,这个数字将是6666666.7平方米。
但说郭成旺大胆,并不是在庞大的数字,而是这一万亩荒地处于毛乌素沙地腹地,与其说是荒地不如说是荒沙,在这样的地上到底能不能“种树”当时还是一个谜。
今年郭成旺已经百岁高龄,“种树”的担子压到了51岁的孙子郭建军身上,经过郭成旺家族几代人三十多年的努力,荒沙能否“种树”的谜团也被解开,4.5万亩毛乌素沙已经从一片荒芜变得生机勃勃。

毛乌素|陕西靖边一家四代人接力治沙 毛乌素沙地腹地4.5万亩沙地变绿洲
文章插图
郭建军站在他们最早种的一批杨树边上
郭成旺成了“犟板筋老汉”
毛乌素,意为“坏水”,这一地名起源于陕北靖边县海则滩乡毛乌素村,自定边孟家沙窝至靖边高家沟乡的连续沙带称小毛乌素沙带,是最初理解的毛乌素范围。由于陕北长城沿线的风沙带与内蒙古鄂尔多斯(伊克昭盟)南部的沙地是连续分布在一起的,因而将鄂尔多斯高原东南部和陕北长城沿线的沙地统称为毛乌素沙地。毛乌素沙地是中国四大沙地之一,面积达4.22万平方公里。
“天天北风吼,日日沙南移,早上菜晌午糠,晚上清汤照月亮。”这句顺口溜是榆林当时恶劣生态环境和人们艰苦生活的真实写照。郭成旺的孙子郭建军清楚地记得,小时候冬春季的西北风刮起来,漫天的黄沙遮天蔽日,若此时在户外万万是不能说话的,“只要敢张嘴就是一嘴沙子。”郭建军说道。
当然,更重要的是,漫天的黄沙压垮了庄稼,荒芜的沙地里连一块柴火都找不来,“家里有粮,但是没柴生火,当时各家各户借点柴火都是很平常的事情。”郭建军说,为了让风沙不再侵扰,所以爷爷就下定决心承包了一万亩沙地进行治理。
1984年,郭成旺从广播上听到,国家鼓励个人承包沙地种树,63岁的他和乡、村两级政府签订了为期5年“绿化万亩流动沙丘,覆盖率达到40%”的承包合同,承包了离家15公里外的一万亩荒沙,发动全家人植树。
1985年春天,郭成旺拿着全部积蓄1200元和借来的4000元,跑遍靖边8个林场,买下5万株树苗,开始向荒沙进军。当时郭建军只有15岁,但已经开始跟着爷爷一起种树,他清楚记得从村里到承包地,来回要走4个小时。每天天不亮,郭建军就要跟着爷爷和其他家人出门,扛着铁锹,拿着斧子,背着树苗、干粮和水,一干就是一天。“因为风沙大,吃饭的时候得把嘴埋进干粮袋里,不然肯定吃一嘴沙子,但干粮袋就一个,所以家人都是轮流着吃。”郭建军回忆道。
但真正的困难,还是在沙地里种的树能否存活,这在当时是要打一个问号的。郭建军记得有时风沙太大,树苗刚栽下便被连根拔起,刚种好的草籽眼看着被淹没。但郭成旺没有服输,反复栽反复种,村里的人不理解,叫他“犟板筋老汉”。

毛乌素|陕西靖边一家四代人接力治沙 毛乌素沙地腹地4.5万亩沙地变绿洲
文章插图
郭成旺和孙子郭建军站在自己门前,方圆五公里内他们是唯一一户人家
举家搬进沙地 成方圆五公里唯一人家
易于存活的杨树成为郭成旺种树的首选,他先是试验了一棵,发现可以存活,便开始大面积种植,但每天往返4小时的路程实在太耗时间,也不便于对苗木的管理。1989年,郭成旺贷款5000元,卖掉家中的牲口,在荒沙腹地盖起了4间房,还打了一口19米深的井,举家搬迁。当时黄沙腹地缺水少粮,也没有通电,但即便如此,郭成旺一家还是坚持了下来。此举也让郭成旺一家成为方圆五公里内唯一的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