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松赞干布要求亲?为什么唐太宗会许亲?( 二 )


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后,中原与吐蕃之间关系极为友好,此后200多年间,很少有战事, 使臣和商人频繁往来 。松赞干布十分倾慕中原文化,他脱掉毡裘,改穿绢绮,并派吐蕃贵族子弟到长安国学读书 。唐朝也不断派出各类工匠到吐蕃,传授各种技术 。
公元649年,唐太宗李世民去世, 新君高宗李治继位后,遣使入蕃告哀,并授松赞干布“驸马都尉”,封他为“西海郡王” 。松赞干布派专使往长安吊祭太宗,献金十五种供于昭陵(唐太宗墓),并上书唐高宗,表示对唐朝新君的祝贺和支持 。唐高宗又晋封松赞干布为“王”,并刻了他的石像列在昭陵前,以示褒奖 。
公主入藏显大唐文教之功
和亲政策在中国历史上由来已久,一般是在国势衰败之时对周边异族的求全之策,但是唐文成公主在贞观年间入藏则有所不同 。当时唐朝国势强盛,而吐蕃是一个剽悍好战的游牧民族,同唐朝有征战发生,然而唐朝在战胜吐蕃以后,反而同意文成公主入藏和亲,奠定唐蕃友好基石,终太宗之世,吐蕃一直追随大唐,贞观十九年,太宗伐辽东还,松赞干布遣禄东赞来贺,奉表称婿,献金鹅一只 。贞观二十二年,右卫率府长史王玄策使往西域,为中天竺所掠 。吐蕃发精兵与玄策击天竺,大破之,遣使来献捷 。此后数十年中,吐蕃与大唐和睦相处,双方聘使包括吊丧、贺即位、礼仪、告生辰等使节频繁交往,这不能不说是唐朝文教之功 。
此外,唐初突厥曾经为患北方多年,唐高祖为了国家安宁不得不向突厥称臣 。然而唐太宗打败突厥后,并未赶尽杀绝以雪父耻,反而极其包容地任用了一百多名曾经与大唐为敌的突厥降将,担任五品以上的将军和中郎将,约占朝廷武官之半 。同时唐朝还允许归降的突厥人迁入中原 。这些举措深得各少数民族的信任,西北各族领袖共同请求为唐太宗上尊号“天可汗” 。正是唐朝的这种宽容政策赢得了人心,一时间四夷宾服,诸国来朝,即使远如波斯、昭武九姓国、阗国等等都自愿纳地成为唐朝府州 。
自古以来,“和为贵”、“中庸之道”是中华民族推崇的思想 。祖先赋予自己以教化天下,即所谓“平天下”的历史使命 。从根本上说,实现“平天下”的理想所仰赖的不是武功,而是文治;它所实行的也不是霸道,而是王道 。所谓“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
松赞干布雄才大略,统一西藏,促进了吐蕃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加强了藏族与汉族的亲密关系,为中国这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文成公主知书达礼,不避艰险,远嫁吐蕃,为促进唐蕃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增进汉藏两族人民亲密、友好、合作的关系,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
【为什么松赞干布要求亲?为什么唐太宗会许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