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中国看看吧!” 中国之最主题墙( 二 )


“地无三尺平”是贵州自古以来的交通写照 。如今,万桥飞架的贵州,让很多地方“天堑变通途” 。
参观被称为“天空之桥”的平塘特大桥以及全长2237米的坝陵河大桥等,让申文燮赞叹不已 。“曾经的贵州交通闭塞,通过发展架起的一座座世界级桥梁让交通便捷,不仅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还让民众的生活更加美好,非常值得点赞 。可以说,这些桥梁既是‘科技之桥’,也是‘民生之桥’ 。”申文燮说,“大桥非常壮观,但这背后是桥梁建设的科技创新,正如参观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所介绍的,这些世界级大桥攻克了很多技术难题,不仅体现了中国基建技术的实力,也展现了中国的科技发展成就 。”
被贵州大桥“震撼”到的不只申文燮,来自印度尼西亚、就读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冯巧平也惊叹于贵州大桥的修建不易和技术攻克过程 。“站在宏伟的坝陵河大桥上,可以从高空俯瞰桥下美景,那是非常不一样的体验 。我至今记得大家齐声唱《我到贵州来看桥》的场景:我到贵州来看桥,看你跨越的豪迈……真的是发自内心的情感共鸣 。”
正如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主任程家财所说,桥的意义贵在连通,贵州的大桥连通着外界,拉近了与外界的时空距离 。也希望外国青年们像在贵州看到的世界级大桥一样,成为中国与国际开展多元人文交流的桥梁 。
●“拓宽视野,丰富了我对世界的理解”
来自菲律宾的格瑞斯就读于北京交通大学,专业是车辆工程 。此次贵州之行是她第二次到该省 。
去年,格瑞斯到过一次贵州,但并未走进乡村 。再次走进贵州,她十分兴奋 。“这次活动不仅让我有机会再次踏上贵州的土地,也让我更加欣赏、理解和尊重中国人民推动国家发展的力量和决心 。”
看到宏伟基础设施与周围自然环境的和谐融合,格瑞斯内心充满对参与建设这些项目的人的敬重 。“这些结构的精心规划展示了背后参与人员的智慧 。广布于贵州的石灰岩并没成为当地发展和创新的障碍,而是借助其优势,打造了适合的项目 。”她说 。
给格瑞斯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 。“站在瞭望台上,看着巨大的望远镜,我认识到人类智慧和科学进步的巨大潜力 。”格瑞斯说,“贵州之行不仅为我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还提供了我了解中国的基础设施、科技创新等情况的机会 。总之,此次活动拓宽了我的视野,丰富了我对世界的理解 。我希望将这些经历分享给同学、同行等 。”
对格瑞斯来说,选择在中国留学是一次改变命运的经历,也是个人成长的转折点 。沉浸于中国的语言和社会中,不仅提升了她的语言能力,还让她更深入地了解中国 。
“当我看到传统建筑与现代摩天大楼和高速交通系统的有机结合时,惊叹不已 。此外,中国在应对环境挑战和推动绿色发展方面的努力也让人赞叹 。我对未来继续探索中国充满期待 。”
来自克罗地亚的五胜友曾在3个国家、5座城市生活过,在贵州师范大学的学习经历让他对世界的认知更加丰富 。此次在贵州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他第一次在中国乡村待如此长的时间 。“这里气候宜人,我非常羡慕当地居民的生活,也在考虑毕业之后要不要搬过来 。不同于大城市,这是我从小愿意发现的中国:山、水、传统歌谣、美味佳肴 。”五胜友说 。
来自越南的邓碧芳也在贵州就读,目前正在贵州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在罗甸县大小井风景区参观时,刚下车,邓碧芳就感受到跟家乡一样闷热的空气 。“路边的果树,和我亲切打招呼的当地居民,都让我有一种回到家乡的感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