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发展 审计工作创历史之最( 三 )


(3)审计标准的形成 。审计标准就是对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自身素质和工作质量提出的要求,是据以指导审计行为的一般原则或规范,旨在确保审计工作的社会可靠性 。
1929年AIA“财务报表的验证”的出版,在确立了资产负债表审计程序的同时强调突出了审计标准 。而1938年的“罗宾斯公司”倒闭案则催生了审计标准的诞生 。1941年SEC修订财务报表规则S———X第2条第二项“审计证明书”中第一次提出“公认审计标准” 。此后,出现“审计标准”大讨论,直至1954程序委员会发表了《公认审计标准———其意义和范围》列出10条审计标准同1972年审计标准执行委员会发表的《审计标准说明》合称“公认审计标准”(GAAS) 。
(4)会计准则的形成 。在会计准则的研究和发展过程中,美国动手最早,贡献最大 。而会计准则产生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企业会计内部的原因,会计的主观随意性太大;二是社会和经济方面的原因,导致对会计信息可靠性的保证的需要 。美国会计准则研究的导火索是1929年至1933年的经济危机,这次危机使有关管理机构和学术界意识到会计实务存在问题的严重性,意识到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进行有效监督的必要性 。1932年AIA下属的特别委员会向纽约股份上市委员会提出会计准则的第一份文献“五大会计原则” 。1933年的《证券法》和1934年的《证券交易法》规定了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格式 。1936年至1938年期间是“会计准则制定方式大争论”的时期,最终于1938年确定了由会计职业界制定,SEC有否决权的准则制定方式 。从此,会计准则的制定进入了发展和成熟阶段 。并以1940年帕顿和利特尔顿合著的《企业会计准则导论》为重要里程碑,美国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AICPA和AAA及特有的准则制定程序,最终形成了公认会计准则(GAAP) 。
总之,英式传统审计传播到美国后,自19世纪40年代起逐渐建立了一套被誉为现代审计的三大支柱:审计标准、会计原则和内部控制制度 。使审计方法、目标、范围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实现了从传统审计到现代审计的转化 。
3.民间审计的发展规律 。公司制的两权分离所产生的新型“经济责任关系”是民间审计产生的发动机,市场经济秩序、尤其是资本市场是民间审计的主要阵地,信息使用者、尤其是财务信息使用者是民间审计的直接服务对象 。
经济愈发展,民间审计愈重要 。这就是民间审计发展的客观规律 。
三、内部审计产生、发展及其规律
1.内部审计的产生 。1844年英国议会制订公司法,以法律制度的形式明确要求企业设置监事之职行使内部审计的权力,从而初步确立了近代内部审计制度 。20世纪40年代以后,跨国公司迅速崛起,使公司管理环境更加复杂 。为了提高内部经济效率,管理人员和内部审计师不得不寻求更好的管理制度,从而促使现代内部审计的产生 。其标志是1941年维克多·布瑞克出版了世界第一部内部审计专著《内部审计———程序的性质、职能和方法》和约翰瑟·斯顿倡导下成立的世界第一个内部审计组织“内部审计师协会”,从此瑟斯顿被称为“内部审计师协会之父” 。现代内部审计之父是美国的劳伦·B·索耶,代表作包括《现代内部审计实务》(1973)、《现代内部审计》(1974)和《管理和现代内部审计》、《内部审计手册》 。
2.内部审计的发展规律 。内部审计是因企业内部管理中的委托关系形成的“委托责任”而产生和发展的 。是企业治理结构中重要的职能部门,以提高企业内部经济效率为主要目标,同时为公司内部重要经营决策提供重要信息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