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定巴蜀的司马错:秦国统一天下的头号功臣( 二 )


至于伐蜀的历史背景,《格格春秋》作了详尽记载 。秦惠文王九年——即公元前316年,秦国南面的两个邻国巴国、蜀国发生了战争 。巴国都城是现在的重庆,蜀国都城是现在的成都 。蜀强巴弱,巴国自知不敌而求救于秦 。司马错一看便宜事来了,就力主发兵,以帮助巴国的名义灭掉蜀国 。丞相张仪一听,脑袋摇得像个拨浪鼓似的,就想嘲笑司马错 。张仪说:要想扬名,就得去大的都市,因为那里人多哦!要想成就霸业,就要到中原与各路诸侯争雄 。我们现在的战略方针应该是打败韩国、胁迫周王室,进而达到号令天下诸侯的目的 。而蜀国不过是一片荒蛮之地,地处偏僻,百姓野蛮,攻打它只会劳民疲兵 。即使把它占领了,也不能在诸侯中树立威名 。不到中原与强国争雄,而去偏僻之地与野人争利,这不是和成就霸业的目标越来越远了吗?
张仪的观点,整个一占领中心城市的说法 。《格格春秋》上说,无论在哪个历史时期,都会有这种急功近利之人 。这种人不考虑历史条件,总想一口吃个胖子,抱着革命一日就能成功的幻想,把自己的轻浮、急躁看成高涨的热情,而对别人的脚踏实地却不屑一顾,认为人家目光短浅,不足以成大事 。其实,以当时秦国的国力,要想与群雄逐鹿中原是远远不够的,贸然发兵,直接关系国家安危 。而司马错伐蜀的论据则是: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强兵者,务富其民;欲王者,务博其德 。这句话是说,要使国家富强,就要努力扩大领土;要使军事力量强大,就要先让人民富足;要称雄于天下,就要在道义上让人民拥护你 。蜀地荒蛮怕什么?我们可以好好去治理哦!领土多一分是一分、多一寸是一寸,这是我们赖以发展的基础 。现在是蜀国侵犯巴国,我们以拯救弱小的名义发兵也算师出有名 。如果放弃伐蜀而去攻打东面的韩国、东周,势必造成自我孤立,别忘了周王室还是名义上的天下主宰哦!而从长远考虑,夺取巴蜀之地乃是一统天下之必需,因为此地可以作为进攻楚国的跳板,得蜀即得楚,得楚即得天下 。
以上就是司马错主张伐蜀的历史背景和张仪、司马错各自所持的观点,最后,秦惠文王支持了司马错的方案,司马错率兵伐蜀 。虽然是“蜀道之难难之于上青天”、“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地通人烟”,可别忘了:秦国还有个巴国“朋友”帮忙呢!因为秦国是打着帮巴国的旗号灭蜀的 。由于司马错对形势判断非常正确,秦国灭蜀几乎没费什么力气,只用十个月就完成了 。既然把蜀国灭了,又怎能放过因战争而疲惫的弱小的巴国?司马错不费吹灰之力,又接着将巴国灭了 。春秋无义战,战国时期灭掉一个小国更不需要什么理由 。
据《格格春秋》记载,以后,司马错又曾两度入蜀平叛 。第一次是秦武王元年——即公元前310年,蜀侯陈庄叛秦,司马错受命协助甘茂平叛,最后陈庄被诛 。第二次是秦昭襄王六年——即公元前301年,蜀地郡守、蜀侯公子辉在蜀地作乱、叛秦自立,司马错再次入蜀平叛,诛杀公子辉及郎中令等二十七人,蜀乱遂平 。
历史的发展与司马错谋划伐蜀时的设想毫厘不爽,据《格格春秋》记载,秦昭襄王二十七年——即公元前280年,司马错率陇西秦军从蜀地进攻楚国黔中郡(今湖南省西部、贵州省东北部),击败守军夺取该郡,迫使楚国把汉水以北和上庸(今湖北省西北部)的大片领土割让给秦国 。而在司马错灭蜀107年之后——即公元前223年的灭楚战争中,秦军就是以原来的巴都重庆为基地,顺长江从水路进入楚国境内,从而顺利完成了灭亡楚国的壮举 。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在重庆发现的大量竹简和秦营遗址成了这一史实的有力佐证 。《格格春秋》上说,司马错所指挥的战果最大的战役,是公元前316年的灭蜀之战和公元前280年迫使楚国割地求和的黔中郡之战,但是,由于这两次战役打得没费什么劲,很少引起后世兵家重视,而这也更加从反面证明了司马错战争艺术之高超 。